顺产虽安全,但该剖的时候就要剖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顺产不仅有利于妈妈产后恢复,产道挤压对宝宝更健康,而且还对生第二胎有好处,但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剖宫产其实更安全。即使打算顺产,准妈妈及其家属也应该对剖宫产有一些了解,以备紧急情况发生。
现在大家都知道顺产不仅有利于妈妈产后恢复,产道挤压对宝宝更健康,而且还对生第二胎有好处,于是准妈妈们个个都英勇地想要顺产,可在某些情况下,剖宫产其实是更安全的选择。即使打算顺产,准妈妈及其家属也应该对剖宫产有一些了解,以备紧急情况发生。
哪些情况下,剖宫产更好
有时候剖宫产是计划好的,有时候是进了产房才临时改成剖宫产的,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为了让准妈妈更加安全地将宝宝生下来。
●分娩止步不前 这是将顺产改成剖宫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准妈妈的宫缩一直很强烈,但是宫颈却扩张得不够,或者是宝宝的头部太大不能通过产道,这样持续几个小时对妈妈和宝宝都很危险,剖宫产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胎宝宝的氧气不足 当医生发现宝宝的供氧不足或者是心跳异常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剖宫产。
●胎宝宝的位置不好 如果宝宝的脚或者臀部首先进入了产道(臀位难产)或者是宝宝的肩膀先进入了产道(横位难产),那剖宫产是更为安全的选择。
●不止一个胎宝宝 如果是多胎妊娠,也就是双胞胎、三胞胎等情况,那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宝宝的位置可能并不适合顺产,需要接受剖宫产。
●脐带有问题 如果脐带比宝宝更先进入到宫颈或者脐带在宫缩的时候被子宫挤压到,医生会建议改成剖宫产。
●准妈妈健康有问题 如果准妈妈本身的疾病有可能导致顺产发生危险,例如心脏病或者高血压,那医生可能建议她接受剖宫产。还有一些情况,例如准妈妈患有生殖器疱疹或者HIV一类的疾病,顺产可能导致宝宝感染疾病,医生也会选择剖宫产。
●胎宝宝健康有问题 如果产检时发现胎宝宝的发育有某些问题,例如脑积水,那剖宫产对宝宝来说更健康。
●准妈妈以前有过剖宫产 如果经历过剖宫产,在以后的分娩中,因为上次的子宫切口类型不同或者其他因素,有的准妈妈可以尝试顺产,有的准妈妈最好再次选择剖宫产,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
如果剖宫产是提前安排好的,准妈妈之前可能需要跟麻醉师讨论麻醉方式,接受血检,做好手术中需要输血的准备。如果是因为准妈妈或者胎儿的健康问题而必须要提前进行剖宫产(怀孕39周以前),那医生可能再见检查一下胎儿的肺部功能,判断胎宝宝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正式来到这个世界,或者使用药物加速胎儿的肺部发育。
即使准妈妈本来打算顺产,也有必要做好可能改为剖宫产的准备。在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准妈妈不妨与医生讨论,自己是否有可能临时改为剖宫产,在遇到哪些状况的时候,剖宫产是比顺产更好的选择。准爸爸也最好与准妈妈一起了解这些情况,以便面临紧急状况的时候,可以做出更好的判断与医生配合,节约下紧急状况发生时医生对家属解释的时间。
剖宫产的流程表
一般剖宫产手术可以在1个小时以内结束,然后在医院观察5~7天,新手妈妈就可以带着宝宝回家了。
●洗个澡
如果可能的话,在手术当天早上用除菌香皂洗一个澡,这样可以降低感染的几率。如果准妈妈有修理耻毛的习惯,手术前请不要自行修理。
●做准备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会清理准妈妈的腹部。准妈妈会被插上尿管和打上点滴。
●麻醉
大部分剖宫产使用的是局部麻醉,只麻痹准妈妈的下半身,这样准妈妈在手术过程中能保持清醒。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麻醉师也有可能选择全身麻醉。
●剖腹术
医生会在准妈妈的腹壁上做一个切口,通常这个切口刚好横在准妈妈的比基尼线上。但如果情况紧急,必须要尽快取出胎儿,那医生可能会在准妈妈的肚脐下方做一个竖着的切口,这个切口会一直衍生到比基尼线上方。
●剖宫术
在切开了准妈妈的腹壁后,医生会再切开她的子宫。这个切口一般都横在子宫的下半部。鉴于胎宝宝的位置或者准妈妈有有无并发症(例如前置胎盘),切口也有可能是其他类型的。
●取出宝宝
处于局部麻醉的妈妈仍然可以感受到医生把宝宝从子宫中拿出来的动作(但并不痛)。接着,医生会清理宝宝口鼻中的液体,然后夹住和剪断脐带。最后,医生把胎盘从子宫中取出然后进行缝合。
●康复
剖宫产的新手妈妈和宝宝一般会在医院多待几天再回家。麻醉药失效后,妈妈可以选择使用止痛泵。医生会鼓励妈妈尽快下床走动,这样更有利于康复和预防便秘以及血栓。医生也会在这段时间观察妈妈的伤口有无感染,饮水情况如何,膀胱和肠道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按时服药、在医生允许以前避免性生活(通常需要4~6周),走路或者站起的时候注意保护伤口,打喷嚏、咳嗽或者大笑的时候也最好护住腹部。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应该立即去医院或者联系医生:
◆任何感染的迹象,如发烧超过38℃,腹部严重疼痛、红肿,刀口有分泌物
◆乳房疼痛、红肿并且发烧
◆阴道分泌物有难闻的气味
◆小便时感到疼痛
◆出血严重,如一个小时就必须要换一次纸尿裤或者卫生巾,而且有大血块
◆腿部疼痛和肿胀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