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系统、一目了然的宝宝养育指导手册

  实用、系统、一目了然的宝宝养育指导手册 0~1岁篇

  文/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晶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资深早教指导 郑剑云

  相信每个新手妈妈,在养育宝宝的路上,都遭遇过无数的问题和疑惑。网络上的各路信息,其他妈妈的育儿经,往往难辨对错,也难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妈妈们在育儿中面对的难题不是没有信息,而是迷失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所以,如果有一套实用、系统、一目了然的宝宝养育指导信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答妈妈的疑惑,帮助妈妈们更高效、轻松地养育宝宝。

  于是,我们邀请专业的儿保医生和资深早教老师,按照0~1岁篇、1~2岁篇和2~3岁篇,特别制作了3期“宝宝养育指导手册”,有了这两位专家的支持,不但保证了我们信息的专业,也想通过她们的智慧和经验来给妈妈们排忧解难,节省出宝贵的时间来陪伴宝宝,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方便妈妈们阅读和理解,我们选择用简洁的语言,尽可能保留最实用、最易懂、最重要的信息,希望宝宝居家教养指导手册系列能成为妈妈们育儿路上的好帮手!

  身心发展

  身体发展

  0~1岁的宝宝身体快速发育,保健医生提醒父母,以下4个点需要特别关注,把握其中一些关键时间点是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

  关注1. 头部

  2岁内监测头围的发育,对及时了解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头围评估时,同时注意结合前囟的发育。

  头围

  从一侧眉弓开始绕经枕后最突出的枕骨结节,再回到起始点所形成头的最大的围径就称为头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发育较早,头围的增长变化可以反映大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正常:出生时平均为34厘米,出生后头半年发育最快,长9厘米,后半年长3厘米;1岁平均为46厘米。

  异常:太小,如出生小于32厘米,或小于同年龄、性别正常头围的2个标准差以上,称为小头畸形,可能存在大脑发育不全,智力障碍等;太大,超过同年龄、性别正常头围的2个标准差,为头围过大,一般存在脑积水,同样影响智力发育。

  囟门

  囟门分前囟门和后囟门,可以反映颅骨的发育。

  正常:前囟门的大小为0.6~3.6厘米,出生后随着头围的增长而变大,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个别提早的会在4个月,而延迟的则延迟至2岁左右关闭。后囟门大都在3个月左右就闭合了。

  异常:前囟过早闭合可见于小头畸形;过迟闭合见于脑积水,也要注意是否存在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关注2. 身长(高)

  身高受种族、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儿童身高常与父母的平均身高相关,反映宝宝长期的营养状况。

  发育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第一年平均增长25厘米,也就是如果你的宝宝出生时51厘米,那么到满1岁时,可能会长到76厘米。头3个月每月长4厘米,第二个3个月每月长2厘米,后半年每月长1厘米。

  小百科:身长和身高的区别

  从头顶到脚底的长度,包括头、脊柱和下肢的长度,称为身长(高)。3岁以下儿童站立位测量不够准确,因此采取仰卧位测量,为身长;3岁后采取站立位测量,为身高。身长和身高大约相差1~2厘米。

  关注3. 体重

  体重是反映营养状况的最常用的指标。出生体重可以反映宫内发育状况,出生体重<2500克为低出生体重儿,>4000克为巨大儿。出生体重过低或过高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在儿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体重也是用药的计算依据。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8%,大都在7~10天后回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发育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速逐渐减慢。生后头3个月长得最快,平均每月增长1000~1200克,3~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500~600克,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长200~300克。

  关注4. 牙齿

  萌牙时间可早在4月龄,也可迟于10~12月龄,牙齿发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乳牙一共有20颗,一般在2岁半左右长齐。

  奶瓶龋:是0~1岁宝宝常见的一种龋齿,常因为宝宝在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在宝宝牙齿发育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其口腔卫生,如漱口、刷牙、不含奶瓶等。

  特别推荐:建议为宝宝制作生长曲线图

  对一个宝宝体格生长的评估,注意要从生长的发育水平、生长的速度、身体匀称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了解宝宝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同时应该根据宝宝自身生长的速度来综合判断。采用生长曲线图,可以直观、跟踪宝宝长期的生长情况。父母不仅要关注,宝宝当月增重了多少,更要关注宝宝的发育趋势。我们建议父母为自己的宝宝制作生长曲线图。

  方法:在宝宝出生后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如2、4、6、9、12个月各称一次体重,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宝宝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宝宝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心理发展

  0~1岁的宝宝的心理和身体一样,都在快速的发展,由于不像身体发育可以明显看到,容易被父母忽略。0~1岁的宝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父母只有掌握了宝宝这段时间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反映

  了婴儿认识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婴儿在6个月开始出现认生表现,怕与母亲或其他经常照料他的人分开,这说明婴儿已经能够敏锐地辨认熟人和生人,标志着亲子依恋的开始。同时,也说明婴儿需要在依恋你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

  建议: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从小开始建立,父母要精心地呵护宝宝,与其密切接触,不要长期离开宝宝。当遇到生人到来时,父母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不要急于走近,要用你对客人热情的态度和友好的气氛去感染宝宝,使他学会“信任”客人;但若客人靠近宝宝时,他流露出害怕的表情,你就抱他离远些,过一会儿再靠近,使宝宝逐渐适应、熟悉生人。

  哭

  哭是婴幼儿沟通与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意味着某种需要的未被满足。新生儿的哭声大多是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来说,在生理上代表饥饿;乳汁过多或过少;代乳品太甜、太稠;口渴;尿便;病痛、身体不舒服等。在心理上代表害怕、不满、要求抚爱、需求及注意等。父母应做到细心观察,学会“翻译”宝宝的哭声中表达的需要。

  建议:当婴儿大声哭闹,又实在搞不清状况时,妈妈要耐心地安慰,与他“交流”,对着他说话,这能加强母子间感情,培养宝宝丰富的情感。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就能听到声音了,此时对声音非常敏感,喜欢听小铃铛、拨浪鼓等发出的声音。父母可选购一些带响的玩具悬挂于宝宝的小床上,当宝宝哭的时候,给他听听声音,转移他的注意力。

  吃手

  婴儿喜欢吃手是常见的行为,他们在两个月左右就“发现”自己的手了,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手和脚往嘴里塞,很快乐地吮吸着。婴儿吃手,从生理和心理的上来看:生理上的满足是3~6个月是宝宝开始萌出乳牙的阶段,此时的宝宝会用吃手来缓解长牙期不适。因为多数婴儿是从3个月开始吸吮手指,到6个月添加辅食后表现明显,伴随出牙将逐渐形成高峰。而心理上的需求,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安抚宝宝的情绪;有些宝宝在浅睡眠状态时,会用吃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1岁以内的婴儿获得各种欲望满足的主要途径是口部(即吸吮、吃喝、吃手),称为“口腔期”,这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所以父母别小瞧了这个吃手。

  建议:在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应充分满足。提供一些安全的玩具,比如咬咬乐、磨牙环做替代品,这样既满足了口欲期心理需求,又有助于乳牙的萌出,更有利于语言发展。

  养育指导

  喂养

  母乳喂养

  时间

  建议在婴儿出生后的1小时内就开始母乳喂养,并在生命初期的6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在添加辅助食品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2岁以上。

  小百科: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给婴儿任何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包括水。可以服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

  部分母乳喂养: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其他乳类制品和谷类食物。

  方法

  虽然母乳喂养是一种天生的行为,但它也需要后天的环境支持和基本哺乳技能训练。有这样几个要点是新手妈妈要学习的:

  1.早接触:产后采取母婴同室,尽早开奶。

  2.按需哺:及时应对孩子的需求,充分的吸吮是促进乳汁分泌的最好办法。注意不给新生儿添加糖水、其他乳类或使用人工奶嘴。

  3.正确的哺乳姿势:对成功母乳喂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保证。(有图见配图!)

  抱孩子: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身体贴近母亲;头和颈得到支撑;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托乳房:采用C字形托起乳房,用食指支撑着乳房的下方,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两个手指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婴儿容易含接。

  正确含接:婴儿的下颏贴在乳房上,嘴张大,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使婴儿嘴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常见问题

  乳量是否充足的判断:观察宝宝体重的增长(是否正常);小便的次数(24小时内6~8次);精神愉快;哺乳时间足(一侧乳房10分钟左右);及吃奶时听到吞咽声等。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特别处理,可暂停母乳3天,黄疸减退后再次母乳喂养,多数预后良好。

  乳头皲裂:尽早开奶,改善喂哺体位,使含接良好。喂奶后可将剩余乳汁涂抹在乳头上,能起到一定的滋润和保护作用。

  小百科:母乳喂养的7大优点:

  1.母乳包含婴儿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如乳清蛋白、乳糖及各类微量营养素,且易于消化、吸收;

  2.母乳可以提供婴儿生命早期的免疫活性物质,如IgG、SIgA、乳铁蛋白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3.母乳喂养能促进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如牛磺酸、DHA等有利于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而喂养过程中的母婴接触以及语言和眼神的交流,可以促进婴儿对外部环境的认知;

  4.母乳喂养能减少成年期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5.母乳喂养可以增进母子间的情感,宝宝情绪愉快,安全感提高,同时增加父母对子女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家庭与社会和谐;

  6.母乳喂养是生殖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母亲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7.不可忽略的是母乳喂养更经济、卫生和方便。

  配方奶

  在缺乏母乳的情况下应首选配方奶。配方奶是以鲜乳为基础,调整蛋白质和矿物质比例,使之更接近母乳,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如乳清蛋白、必需脂肪酸比例增加,强化铁、锌、牛磺酸、乳铁蛋白、双歧杆菌等,既满足婴儿生长的营养需要,同时顾及其免疫力的建构。

  注意:不要过度喂食;冲泡时奶粉和水的比例合适;奶具的清洁消毒问题;奶瓶选购安全问题等。

  辅食添加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在6个月大时开始接受除母乳之外的补充食物,而从完全母乳喂养到充分利用家庭食物的过渡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时期。辅助食物添加时应满足及时、充足、安全及合理的原则。也就是说应当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以满足婴儿生长的营养需求,以安全的方式制备和喂食以便尽量减少污染的危险,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宝宝进食。

  方法

  身体健康时添加;从一种到多种;从细到粗;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用匙喂;反复尝试等。

  首先添加铁强化的米粉,逐步喂食果汁、菜泥、蛋黄、鱼、豆腐、肝泥、肉末等。

  婴儿期辅食制作不加盐。

  每日所需食用量建议:

  年龄 食物质地 喂食频率 每餐食用量

  6~8个月 开始时喂糊状物及充分捣碎的食物,随后喂捣碎的家庭食物 每天2~3餐,再加上频繁的母乳喂养,根据宝宝的胃口,可提供1~2顿小餐 开始时每餐2~3汤匙,逐渐增至250毫升杯子的1/2

  9~11个月 切得很碎或捣碎的食物以及婴儿可拿起的食物 每天3~4顿正餐,再加上母乳喂养,根据宝宝的胃口,可提供1~2顿小餐 250毫升杯子/碗的1/2

  12~23个月 切碎或捣碎(如有必要)的家庭食物 每天3~4顿正餐,再加上母乳喂养,根据宝宝的胃口,可提供1~2顿小餐 250毫升杯子/碗的3/4

  注意:如果婴儿不是母乳喂养,在保证配方奶的摄入后,每天需增加1~2顿加餐。

  睡眠

  时间

  新生儿平均每天睡11~18个小时,通常夜间睡9~12小时,白天睡2~5个小时。1岁婴儿平均每天睡眠14小时。母乳喂养儿清醒时间多些,每次睡眠时间为2~3小时;人工喂养儿每次睡眠时间3~4小时。

  次数

  2个月的婴儿每天白天可睡2~4次,到12个月时大多数宝宝白天只睡1~2次。

  规律

  新生儿睡眠通常没有规律,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也没有一定的模式。婴儿在2~4个月时,逐步开始形成睡眠的昼夜规律。到6个月左右的时候,具备一觉睡到天亮的能力,也就是说夜间可以不用喂奶了。睡眠的规律有个体差异,9个月时也只是有70%~80%的婴儿能够做到晚上睡个整觉。

  正常现象

  婴儿睡觉时有各种小动作,如微笑、皱眉、吸吮、身体小的抖动等,都属于正常现象。夜醒也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孩子可以通过学会自我安抚,然后再次重新入睡。家长不要过多干扰孩子的睡眠,比如在孩子夜醒时过于频繁地给予反应,或者入睡时采取抱睡等不良睡眠行为等,都将影响孩子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

  暂时性睡眠不安

  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变化、生病、出牙、生长发育如学习爬、站、走等阶段可能会打乱原有的作息规律,出现暂时性睡眠不安。

  运动与早教(p7~8)

  运动

  运动发育总规律

  自上而下:也就是头尾规律,动作发育从抬头开始,然后坐、立和行走等。

  由近到远:是指由靠近躯干部位的相关肌肉产生的动作先发育,如先抬肩、然后用手取物等。

  由正面到反面:如先学会抓物,然后放物;先朝前走,然后倒退等。

  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神经支配的动作发育先是表现为比较泛化,然后逐渐集中从而达到协调。如获取玩具时,由挥动双手想拿却拿不到,然后伸手可以取到玩具;或者先是一把抓物,然后可以用拇指、食指取物等。

  大动作发育时间表

  抬头:3~4个月。

  翻身:5~6个月。

  坐:5月靠坐;6月双手向前撑着坐;7月独坐片刻;8月独坐稳。

  爬:2月开始匍匐;3~4月用手支撑上半身;7~9月用手支撑胸腹部,用上肢向前爬。

  站:5~6月扶立,下肢能上下跳动;8月扶站片刻;10~11个月站立。

  精细动作

  3个月:能有意识取物。

  3~4个月:在胸前玩弄双手。

  4个月:抓住玩具,握物时大拇指参与。

  5个月:能抓住物体,放入口中。

  6~7个月:将物体从一手转移到另一手。

  8个月:拇指、食指平夹取物。

  9~10个月:尝试拇指、食指的指端取物。

  10个月:能将手中的物体放下。

  值得注意

  1. 动作的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发育有一个月龄范围,如果迟于正常月龄范围的上限,需要考虑发育迟缓的可能。

  2. 发育受营养、家庭环境和训练等因素影响,训练对动作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训练应适度,根据宝宝的发育阶段,采取适宜的方式、时间和频率等,做到既不延迟同时不过于超前,这样才有利于宝宝的动作发展。

  特别推荐:儿童发育问题预警

  3月龄:俯卧时不会抬头;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6月龄:紧握拳不松开;不会伸手及抓物;不能扶坐;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8月龄:不会双手传递玩具;不会独坐;听到声音无应答;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12月龄: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不会扶物站立;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呼唤名字无反应。

  0~1岁宝宝的早教,教什么?

  对于0~1岁的宝宝,说到早教,父母可能会有些疑问,这么小的宝宝,能教他什么呢?大家不用想得很复杂,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宝宝做做游戏,就可以达到早教的效果哦!

  0~1岁亲子游戏

  ? 翻身、学小狗(促进粗大动作发展)

  价值:鼓励宝宝主动翻身,学习抬头、挺胸、翻身、爬的动作。

  准备:干净、安全、舒适的场地,带响的玩具、软球、会移动的玩具。

  玩法:

  1. 将婴儿仰卧,父母手持带响玩具放于宝宝左方,逗引宝宝从仰卧位翻向俯卧位。同时用语言鼓励:“宝宝翻身啦,翻呀翻,好!翻过来,再翻一下。”以训练婴儿听觉并激发积极的情绪。

  2. 父母运用软球、会移动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前蹬爬。让宝宝两肘支撑前身,双膝跪下。父母用双手抵住宝宝脚底,将其左右轮流向前推动,使宝宝依靠推力,左右两手、两脚轮流向前移动。

  延伸:在家中,父母可经常创设各种环境,可以在小床上摆放婴儿喜欢的玩具,在地板上铺上彩色泡沫拼版或软垫,让宝宝有活动空间,引导宝宝抬头、翻身和爬行。

  ? 玩球(促进精细动作发展)

  价值:激发宝宝抓拿的欲望,培养其抓拿眼所及之物。

  准备:不同大小、材质的球,如绒毛球、小软球、塑料刺毛球、乒乓球、小皮球等(由于球的大小、材质的不同,婴儿在抓、摸、拿时手的力度和姿势也是不同的)。

  玩法:将各种不同大小、材质的球放置在小盘中,父母将宝宝抱坐在面前,观察宝宝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当宝宝有意识开始抓握、选择球进行摆弄时,父母可以用语言对宝宝加以鼓励。

  延伸:在家中,给宝宝创设反复抓拿起眼前的物体机会,鼓励去抓拿动作,并引导宝宝两手都尝试着抓拿。

  0~1岁图书推荐

  1~3个月:为此月龄段宝宝选择图书,要根据婴儿的视觉发展理论,以及宝宝在出生期的视觉偏好,选择图形简单,线条分明,并具对称性的黑白图片。

  4~6个月:让宝宝反复观看一些色彩鲜艳、形状复杂的抽象图形,有助于在宝宝的大脑里建立复杂且发达的视觉神经。

  7~9个月:让宝宝多看形象色彩鲜明的书籍。多以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动物、蔬菜、水果为主。父母可以把卡片挂在婴儿床的周围,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刺激婴儿的视觉发育。

  10~12个月:此阶段的宝宝喜欢撕书、揉书、咬书、这时父母不要训斥宝宝,宝宝在一点点的玩书中,对书会有个整体的认知。布书是最安全的玩具书,就算在宝宝长牙期间喜欢啃啃咬咬,妈妈也不用担心其安全问题。

  0~1岁玩具推荐

  0~3个月:新生宝宝看到的世界还很模糊,但在最初的几个月中视敏度发展迅速。旋转音乐床铃是宝宝必备玩具。注意旋转的床铃应该挂在距离宝宝眼睛35厘米的地方。

  推荐玩具:旋转音乐床铃、软球、音乐铃、风车玩具等等。

  4~6个月:此时宝宝的视线能追逐活动的玩具和走动的人,对声音有定向反应,手已经能够抓握身边的玩具。这时期宝宝喜欢可以入口啃咬的安全无毒的牙胶和动感手拉件等玩具。

  推荐玩具:健身器、多功能摇摇乐、宝宝牙胶摇铃、不倒翁等。

  7~9个月:宝宝已经能够独坐,此时应加强爬行训练,可选择会滚动的彩色小球和会发声的玩具来吸引宝宝爬行;宝宝喜欢用手抓取物件、摇晃和敲打玩具等,家长可选择色彩鲜艳有声响的玩具培养宝宝的色彩识别力和动手“抓”、“扯”能力。

  推荐玩具:音乐敲打玩具、彩色套塔、响铃滚滚球、宝宝积木等。

  10~12个月:宝宝已会站立,开始学走路;拇指和食指的配合也越来越灵活,手眼协调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宝宝已经能够听懂大人的话,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与孩子交流。父母要帮助宝宝学习走路,多进行感官功能的训练。

  推荐玩具:彩色套盒、拖拉玩具、摇马、智慧珠串架、软绳木琴等。

  本文由新时代出版社授权摘自《为了孩子》杂志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