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母乳喂养误区,你知道吗?
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林惠芳) 母乳是宝宝最有营养的食品,现在很多妈妈都可以做到坚持母乳喂养,但是,总有一些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走进一些误区。近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曾丽玲,为你细数几种常见的母乳喂养误区。
误区1
产后前两天奶水少,先加奶粉喂宝宝
有的妈妈心想,“产后前两天奶水有点少,还是给宝宝先加点奶粉吧,免得饿坏了宝宝,等下奶后再喂母乳好了。”其实,人体的调节机制是很奇妙的,新妈妈在生完孩子后,乳汁的分泌量与宝宝的胃容量是趋近一致的。宝宝在刚出生1天的时候,妈妈的奶水虽然比较少,但这个时候宝宝的胃容量也只是小玻璃球那么大,他只需要一点点乳汁就能满足全天的能量,所以不用担心自己奶水不够。
如果一开始就先添加配方奶粉,因为橡皮奶头长、出奶孔大,宝宝不需要费力就可以吃到奶水了,慢慢地宝宝就不愿意吸吮妈妈的乳头了,这样会使乳房因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刺激而影响到正常的泌乳功能,从而导致后续的母乳喂养问题,如下奶困难、奶胀、宝宝产生乳头错觉等。
误区2
将刚开始的乳汁挤掉
有些妈妈在哺乳时会将开始的乳汁挤掉,或者喂一会儿这侧,又换另一侧。据介绍,先吸出来的奶叫“前奶”,它看上去虽然比较稀薄,但却富含水分和蛋白质。在“前奶”之后,乳汁就变成了白色,而且比较浓稠,这就是“后奶”了,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的营养素,能提供很多热量。如果只是吃到前奶,宝宝会长得比较瘦小;如果只是吃到后奶,宝宝又会缺少水分和蛋白质。所以,一般在喂奶的时候,妈妈切不可将“前奶”挤掉,应尽量让宝宝吃空一侧乳房后再换另一侧,这样才能保证宝宝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误区3
用手将乳房组织向后压
一些妈妈害怕喂奶时,宝宝的呼吸道被乳房体堵住了,往往用手将乳房组织向后压,这是不科学的。妈妈用手向后压乳房组织的时候,将会阻断乳腺管内乳汁的流通,从而影响宝宝的吸吮。只要掌握正确的含接姿势就不会出现上述妈妈担心的现象。
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妈妈的大拇指和食指呈C字形托起乳房,先将乳头刺激宝宝的口周围,使宝宝建立觅食反射,当宝宝的嘴巴张到足够大的时候,再将乳头及大部分的乳晕含在宝宝的口中。当宝宝正确含接到乳头时,可以见到宝宝的脸颊是鼓起呈圆形、慢而深地吸吮,而且妈妈也可以感觉到明显下奶的感觉。
误区4
挤奶时挤压乳头
有些妈妈在挤奶时,用手挤压乳头或整个乳房,希望尽最多的力量将乳汁挤出,但往往未挤出乳汁反而使乳头或乳房损伤。正确的方法是,在乳头距离乳晕2厘米处,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压力应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间乳晕下方的乳房组织上,也就是说,必须压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反复一压一放,依各个方向按照同样的方法按压,做到使乳房内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来。该方法一般不会疼痛。一侧的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挤压另一侧,如此反复数次。每一次挤奶至少需要20~30分钟,每天至少6~8次。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