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宝宝,蛋白质并非越多越好
哺乳期,当妈妈们担心“奶水清”不能让宝贝吃饱的时候,得到最多的建议就是多吃肉、蛋、奶,提高奶水中的蛋白质。但你知道吗?尽管奶水中的蛋白质对宝宝的成长很重要,却并非多多益善。盲目地给宝宝过度摄入蛋白质,可能导致成年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日前,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及雀巢公司共同举办了“让每一位宝宝获得母乳的保护”学术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分享了母乳喂养对孩子长期健康影响的最新进展。
蛋白质并非“越多越好”
为了保证孩子的蛋白质供给,不少母亲在哺乳期都会在饮食中增加肉、蛋、奶的摄入。这似乎造成了一个错觉:更多的蛋白质是孩子吃饱、吃好的保证。专家表示,在全球的诸多研究表明,婴儿期盲目给宝宝过度摄入蛋白质可能导致成年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事实上,母乳的蛋白质会根据哺乳期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说:“在哺乳期间,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含量在逐渐降低,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满六个月以后要添加辅食,如果说母乳成分有所降低,那它和辅食加在一块儿是最适合于孩子成长发育的。
很多家长都会说,是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比奶粉喂养的孩子长的相对的小一点、瘦一些?这其实是家长们用了错误的评判标准。应该说,配方粉喂养的孩子比母乳喂养的孩子长的过快,而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比配方粉喂养的孩子长的过慢了。”
母乳提供的蛋白质“刚刚好”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儿童超重与肥胖问题也日益严重。2002年,我国0~6岁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41.7%和17.6%。2012年,对中国8城市的婴幼儿体格测量的数据显示:0-36个月婴幼儿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平均在14%以上。而欧洲儿童肥胖项目研究表明:在营养满足后,更多的蛋白摄入会增加代谢负担和内分泌调节,婴儿期只摄入适宜的蛋白质,可使2岁龄幼儿体重增长情况更理想,并使青少年期肥胖风险降低13%。
那么,如何才能为孩子提供“刚刚好”的蛋白质呢?关键就在母乳喂养。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主任委员苏宜香介绍,根据母乳喂养最新的研究数据表示,母乳喂养的孩子,他们成年以后或者青春期以后发生肥胖的几率会下降13%到18%。母乳喂养可对远期肥胖起到预防作用,这是因为母乳中优质、适量的蛋白质可降低远期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Q&A
Q:母亲的饮食摄入,对于母乳成分的变化有影响吗?
崔玉涛:我曾经在美国参观了一个专门测量母乳成分的实验室,他们开展了一个项目:测量蛋白质等营养补充不足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有没有改变。参与研究的妈妈们每天会汇报自己的食谱,实验室同时会对该母亲的乳汁成分进行测量。最后研究发现:跟乳汁变化直接相关的,就是水溶性维生素的变化。也就是说,哺乳期间,母亲一天不吃菜,乳汁里的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会下降,但其他成分都不会有影响。妈妈不会因为饮食改变而导致乳汁中蛋白质、脂肪、碳氧化合物和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较大的改变,唯独有影响的就是水溶性维生素,即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所以,我们鼓励妈妈们一定要保证均衡饮食,不要仅仅想到蛋白质的补充。文/羊城晚报记者 谢哲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