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心理行为语言

摆脱依恋,帮内向的孩子学会交朋友

  情景再现:

  琦琦2岁10个月开始上幼儿园,刚刚入园的时候,她情绪低落,不要老师抱她,还排斥小朋友拉她的手。琦琦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跟别人分享玩具,谁拿了她看中的玩具就会哭闹不止。不要说和别人分享,甚至看都不让别人看一眼。

  进入幼儿园一个月后,琦琦开始喜欢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们玩,看着小朋友们分享玩具和图书,但她还是不参与其中。有一天,琦琦的同桌涣涣正在和小朋友交换玩具,琦琦悄悄地对老师说:“老师,我想玩涣涣手里的积木。”“你可以问问他愿意不愿意啊?”“他不给我!”“你没问怎么知道呢?”琦琦壮着胆子走了过去,小声问:“你能给我一块积木吗?”涣涣很干脆地给了她一块,并邀请她一起搭建城堡。琦琦犹豫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搭了第一块。看着涣涣很开心的表情,琦琦得到了鼓励,更加专心地投入到这个合作游戏当中。

  过了两天,情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琦琦很主动地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不过,有时候别的小朋友不愿意把手里的玩具给她时,她还是会很生气地说:“你不给我,我不和你玩了。”同时还要求别的小朋友也不要和那个小朋友玩。就这样,琦琦开始了自己交朋友的经历。有时从幼儿园回家,琦琦还会跟妈妈说,她最喜欢谁,谁对她好,谁最讨厌等。

  孩子合群吗?孩子受欢迎吗?孩子每天会不会因为一些无谓小事斤斤计较?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会不会紧张、害怕?这是每个父母都观察和思考过的问题,可大部分家长意识到孩子“内向”“自私”“胆怯”“害羞”的时候,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其实,这些只是因为孩子还缺少社会交往的技能。因此,当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自己的旅程时,父母要有意识地把社会交往的各种技能教给孩子。

  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摆脱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案例中的琦琦,刚进学校时,她不肯与同学老师交往,除了对陌生环境感到恐惧,更多的是对父母或带她成长的人的依恋。依恋是孩子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感情联结。孩子在5个月左右,便能够区别出熟人和生人,会排斥陌生人,对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熟悉的看护者,孩子的反应比较积极,开始有依恋感。而6个月至2岁的孩子处于依恋对象单一化的阶段,就是对某一个看护者特别依恋,当这个看护者一离开,孩子就焦虑哭喊,孩子依恋的对象既有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爷爷奶奶,谁与他朝朝暮暮在一起,他就依恋谁。这个时期,看护者要积极回应孩子的各种需求。

  大部分孩子在2岁以后,与直接抚养人建立起安全依恋,他会逐渐明白自己的依恋对象的离开只是暂时的,不会抛弃自己。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的表现。因此,父母不要过分满足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乐意并学习跟其他成人玩,尤其是幼儿园的老师、同学,这样孩子的社会性才能发展得更好。

  孩子3岁左右时,家长要积极帮助他寻求和建立良好的同龄伙伴关系,由于父母是孩子早期发展最重要的人,父母要帮助孩子把依恋对象从父母转向同龄伙伴。最初孩子还没有掌握熟练的同伴交往技巧,父母要一点一滴地教孩子,例如让孩子学会礼貌地跟人打招呼,学会排队、等待和与人分享,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直接动手打或抢等。

  在生活中,父母需要有意识地教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这些词语会让孩子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更加顺畅。当孩子想要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时,父母可以教孩子说:“请问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明明,我能和你一起搭积木吗?”这比孩子眼巴巴地站在一旁看着更可能被接受。当在游戏中获得同伴的帮助时,父母要教孩子对同伴说声“谢谢你”;当孩子不小心伤到同伴,父母要教他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这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不仅能够促进孩子间友谊的发展,也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如果孩子学会了从家庭这个单一的圈子走向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他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同步增长。

  另一方面,让孩子在分享食物和玩具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人际交往。几年前,我到一家幼儿园做调研。在幼儿园里,一圈三四岁的孩子围坐在老师周围,老师向孩子展示了贫困山区的图片,问孩子们:“你可以把你的衣服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吗?”连续问了几个孩子,无一人愿意,结果一个孩子双手抱紧自己身上的衣服哭着说:“我不给,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这一哭,所有的孩子都哭了起来。见此情形,老师说了一句:“现在的孩子都不会分享,太自私了!”这位老师的结论让我很吃惊,没有想到一个幼教老师也会这么想。其实,这种强制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的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的东西被强制性地分给了别人,我也可以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

  许多家庭、许多学校都强制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4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提前强制孩子分享他的东西,会给他造成巨大的恐惧感和危机感。其实等孩子到了四五岁,他自然会愿意分享,因为他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层面。到六七岁时,孩子开始真正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从而可能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早日学会分享,就应该让他在3岁左右明白物品的所有权: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原则。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到5岁左右,都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规律,但在此之前,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拒绝。孩子先要拥有物品,然后才能拥有这个物品的处置权。通常赠送和交换物品在儿童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平时要给孩子一些玩具、食品,使他们拥有赠送和交换的条件。

  在孩子交换物品的过程中,父母不要强硬干涉,应该让他有机会在周围世界中去亲身经历与他人的交往,让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借助交换食物和玩具来构建最早的人际关系,认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各种喜乐忧伤,培养人际交往技能。这些经历能为他下一次的交往及交换积累力量和经验,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的。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孩子比较内敛,行事谨慎,融入群体比较慢;而有些孩子比较外向,说话做事比较爽快,融入新群体比较快,喜欢和周围的人打交道。这两类孩子说不上谁好谁差,只要恰当引导,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较好的发展。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小部分来自于父母遗传,大部分则是通过社会活动培养出来的。

  孩子来到世上,最先接触的环境就是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父母营造的家庭人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父母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不能因为过分溺爱孩子而不舍得让他与外界打交道,而应多为他提供同他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多让他接触周围的同龄或年龄相仿的孩子。平时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或者小区玩耍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认识、玩耍,这样孩子不仅能从玩耍中得到快乐,还能培养、提升社交能力,让孩子不再畏惧和陌生人交往。

  当然,在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还需要恰当地给予协助。

  一是事前协助。在孩子与他人交往前,父母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帮孩子打开与人交往的门。例如,当孩子首次与一位小朋友碰面时,父母要告诉他这位小朋友的名字,是哥哥还是姐姐,是弟弟还是妹妹,先让他们互相认识,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玩耍,自由相处。当孩子接触一个陌生环境时,父母不要急着催促孩子融入群体中,这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不安全感和不适感,甚至会出现父母越是催促孩子越是黏着父母的局面。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受到的压力越大,越是容易退缩。这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带些自己的玩具和别人分享,或帮助孩子分析其他小朋友有哪些不同的爱好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顺利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往。在大人谈话时,父母没有必要对孩子说:“你自己去和小朋友玩吧!”你可以让他适当参与大人的谈话,并允许他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孩子学习与非同龄人交往的极好机会。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父母就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引导孩子,不要给他太多压力,让他慢慢适应和别人的交往。

  二是中途协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父母要恰当地施与援手。比如,孩子在交往中出现矛盾时,父母可以从旁做一些引导式的协助,帮他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然后鼓励他改正那些错误行为,但不要帮他做决定,让孩子通过冲突慢慢学会理解、学会交往,提升交往的能力。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问题,哭哭啼啼地回到家时,父母最好先让孩子宣泄掉不良情绪,待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后,再和他探讨刚才发生的事情,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让孩子有几个固定的玩伴,拥有固定的社交圈子和自己的人脉。当孩子和自己固定的小伙伴在一起时,交往环境更熟悉,交往心理更安定,而且对彼此的交往策略也都比较了解,交往起来会很容易。当孩子在自己的圈子里学会妥善处理自己跟伙伴的关系时,其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助于他逐步扩大交往范围,融入更大的陌生群体中。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通过自由选择伙伴、长期自由交往、对话、活动的过程而建立的。儿童阶段,孩子的社会交往正处于萌芽阶段,父母要抓住时机,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机会和体验,为他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准备。

  本节要点回顾——你知道吗?

  1.父母如何才能有意识地把社会交往的各种技能教给孩子?

  一方面,家长要帮助孩子摆脱对父母亲人的依恋;另一方面让孩子在交换食物和玩具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人际交往。

  2.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事前协助,让他认识新朋友;中途协助,教他处理交往中的各种问题;让孩子有几个固定的玩伴等。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