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其他

为何听了不会用,用了不显效?

  越来越多的父母认为,不学习难以当好父母。于是他们满怀期待地伸出求知的触角,向专家,向“成功父母”请教,通过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了解育儿知识。但是记者观察到,在众多家庭的教育实践中,不少父母怀揣丰富的育儿经,却过着苦不堪言的育儿生活,不仅父母感受不到养育孩子的快乐,孩子也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家庭的温馨。

  “不懂”导致

  实践南辕北辙

  催眠师鲜于凉曾遇到一位妈妈,她从老家把分离一年多的孩子接到身边,发现孩子跟自己不亲,而且安全感也不够。鲜于凉建议这位妈妈在每晚孩子躺在床上入睡前,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脑门,并温柔地对孩子说“我爱你”。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妈妈反馈说此法无效。鲜于凉问她具体做法,她说每天孩子躺在床上要睡觉之前,她就会过去抚摸孩子的脑门,并告诉她“我爱你”,然后说“但是你一定要听话”。鲜于凉听后哭笑不得。

  催眠师原本希望通过母亲对孩子的无条件接纳,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融洽亲子关系。谁知这位妈妈对催眠师的做法只学了形似,并未懂得其中深意,结果画蛇添足地对孩子提出了要求,如此一来,孩子感受到的是母亲有条件的爱,即你听话,我就爱你,“此法无效”自然是理所当然了。很显然,由于妈妈对理论的了解不够,导致这个方法对这对母子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带来了伤害。

  “用错地儿”导致错失良机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胸中装满育儿经的陈女士,她略带得意地分享了自己的家教理念:“我经常对女儿说‘我爱你,不管什么情况,不管我怎么样都爱你’。另外,我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接着,她用一个事例来说明:前不久,将近6岁的女儿参加社区里的宝宝运动会,会前女儿踌躇满志地说自己要得第一名。陈女士生怕孩子得不了第一名会很失落,也怕这么小的孩子太争强好胜会活得很累。因为她看过一些有关争强好胜的案例,比如“事事争第一的菲菲”、“争强好胜可能使心灵扭曲”等,她认为成绩差一点没关系,千万别出现什么心理问题。于是她认真地对女儿说:“宝贝,比赛不一定要得第一,不管你得第几,妈妈都一样爱你。”

  陈女士的做法貌似很完美,重视传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但细究一下,却有值得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按照心理学的理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到“勤勉与自卑”的发展阶段。他们开始与别人竞争和比较,如果家长鼓励孩子去争取,并表示孩子与其他人一样有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并在竞争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如果家长忽略孩子这份需求,甚至劝说她不要竞争,那么,孩子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及别人,甚至会不信任自己。长此以往,孩子会避免参与任何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从某个角度说,陈女士如果在女儿比赛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再表达“不管你得第几,妈妈都一样爱你”这层意思,孩子不仅会收获更多的成长机会,而且会进一步亲密亲子关系。

  理论是指向真实的手指

  在育儿理论、建议大规模生产和传播的今天,重新认识理论本身成为必要。家长们对理论、建议的误解误用,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对理论和建议本身的了解不够,这才导致他们难以活学活用,见招拆招,只有等“此法无效”才产生疑问。此类“失效”次数多了以后,继而对专家、理论和建议产生怀疑,这真是伤人又伤己。

  育儿理论和建议的来源之一是心理学者、教育学者经过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基本上是基于概率论的,某种情况如果在统计上显著,那么就可以推演出某一规律或理论。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这些结果不像纯自然科学那样可以证伪,即只要出现一个反例就可以说这个规律或理论是错的。这些理论的产生方式存在一个样本的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实验会以全部成员作为样本,更何况,有些早年产生的理论,更是不会包括当今的样本。所以,理论体现的是一个“大多数如此”的情况,他允许很多孩子“不如此”。就算你的孩子不如此,也不能说明理论的错误。

  个案研究和经验积累是育儿理论和建议的又一来源。近几十年来,心理咨询得到迅速的发展,心理咨询工作者有很多机会接触到问题孩子,于是,通过多种途径的经验积累,很多关于问题孩子的理论和建议应运而生,大量的诸如“太听话的孩子未必好”,“单亲家庭孩子易出现成长问题”等判定一再冲击家长的眼球。这些判定意义非凡,但并非放之四海而兼准。一个显而易见的硬伤就是,这些样本都是问题孩子,确切地说,这是一些关于问题孩子的总结,所以这些总结对普通孩子有借鉴意义,对家长有警醒作用,但并非神的预言。一个天天接待问题孩子的咨询师往往会认为孩子的问题太多了,而一位优秀孩子的家长则不会这么看。

  有心理学家说,理论是那根指向真实的手指,但并不是真实本身,多种理论从多个角度认识真实,帮助我们摆脱自身角度的禁锢,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真实。育儿理论也如此,都是一根根指向真实的手指,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教益,但不可把“某根手指”当成真实本身。因此,在理论和建议面前,父母们要持“兼收并蓄”,从多个角度看待一个事情的态度。另外还要多多理解理论和建议背后的内容,不可生搬硬套,也不可对其一知半解就拿来指导实践。

  建议:“吃透”孩子更重要

  对于有问题找专家、问别人的做法,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关颖表示,“吃透”孩子更重要,不能一味地寻求外援。她认为成功的父母都是在自我教育和自身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她建议父母首先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其次要善于在实践中感悟,再次就是适应变化、主动学习。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