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潜能开发

如何培养孩子的沟通力与自控力

  【故事】

  周末,小鸿的几个好朋友来作客,小鸿提议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小鸿妈妈说:“你们可以先花15分钟讨论怎么玩,角色怎么分配,规则怎么制定,讨论时每个人都可以发言,不同意就说出来,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用笔写在纸上讨论。”

  大家觉得很好玩,但都想当猫。

  小燕说:“大家都当猫,没老鼠可抓了!那多没意思啊,我们一共4个人,2个当猫,2个当老鼠,怎么样?”

  小刚说:“两只猫,盯着两只老鼠,一盯一,多没意思啊!”

  小敏说:“那还是1个人当猫,3个人当老鼠吧。”

  大家想了想,都同意了,但谁当猫呢?

  小鸿提议说:“手心手背来决定吧!”

  小伙伴们都同意了,结果个子最小的女孩小燕当“猫”,其他人只好当“老鼠”了。

  “老鼠”们又有问题了:“老鼠是要有洞躲起来的,可这里没地方躲啊。老鼠只能在外面晃,那太容易被猫抓住了!”

  小燕想了想,说:“在地板上用粉笔画3个圈当老鼠洞吧。”

  具体画在哪里呢?小鸿在纸上先画了四边形代表客厅,再画了几个圈,说:“这几个地方,门旁边、冰箱边和沙发边,作为老鼠洞怎么样?”

  大家同意了。

  “可是怎么才能当上猫呢?”小刚举手问,他不喜欢做老鼠。

  小鸿说:“不然这样,如果老鼠能够占领3个不同的圈,还没被猫抓到,就可以晋级当猫?”

  大家都觉得很好玩。

  小敏说:“猫捉老鼠,都是静悄悄的,我们再加上一条,谁说话发出声音就算输一次,怎么样?猫如果出声,每只老鼠就可以多算一个圈,老鼠如果出声,要扣掉一个圈。”

  大家也同意了。

  小刚说:“那赢了有什么好处啊?”

  大家讨论后决定:“老鼠如果占了3个圈,就可以把不称职的猫赶下来,换成他来当猫!猫如果抓到3次老鼠,老鼠们就要给猫捶背按摩。”

  就这样,孩子们讨论了快20分钟才结束了对游戏规则的商定!

  小鸿找了一个黑猫警长的头饰给小燕戴上。老鼠怎么扮演呢?孩子们把没用的旧报纸卷成一长条,当成老鼠尾巴塞在裤子后!

  那个上午大家玩得都很开心!小刚很想做猫,所以特别机警,只是有几次太兴奋发出声了,也欣然接受了处罚,最后总算如愿以偿地也当了回猫;小敏一直记得他的提案,从来没有因为出声被扣分;小鸿在游戏前的讨论中提出了2个方案都被大家接受了,他高兴极了,玩起来特别投入……

  【分析】:

  上一期我向大家介绍了曾获国际教育局2001年创新贡献奖的心智工具课程(Tools of The Mind)的部分做法,它鼓励孩子通过各种符号(言语、文字、图形等)来促进儿童思考和计划性,本期为大家继续介绍心智工具课程的另一个要点,即游戏与游戏计划的意义。

  1.“游戏计划”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提升

  无论是猫抓老鼠还是老鹰捉小鸡,孩子们玩的游戏往往都是家长(老师)制定规则,孩子照着玩。如果遇到问题,孩子们一般跑去找大人投诉。刻板的游戏规则让孩子缺少参与感和随机应变的灵活性,一旦人数或环境稍有变化,孩子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玩了。

  “心智工具”课程则强调“让孩子自己做游戏计划”的重要性,花上15~20分钟讨论、协商来完成游戏计划,讨论过程中要鼓励孩子使用纸笔。

  比如小鸿和小伙伴们一起制定“猫和老鼠”的游戏规则,在角色设置(4个孩子要设几只猫、几只老鼠)、选择角色(谁来当猫或老鼠)、胜负评定办法、设定赏罚上都由孩子们自己讨论决定,孩子们在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也学会了倾听了不同“利益主体”(猫、老鼠)和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了沟通、协商和妥协,并学习预估可能的后果。

  心智工具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在轻松的氛围里什么点子都可以提,但是否会被大家接受并采用,有赖于点子是否新颖有趣以及提出者的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这也促使孩子要了解他人的需求,增加点子的吸引力并进行良好的语言组织。小鸿提出了两个点子(画出4个“老鼠洞”位置;老鼠占3个不同的圈可以晋级当猫),小敏提出了猫和老鼠在游戏过程中应该不出声,增加了游戏的变化和趣味性,得到了大家认可,他们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另外,因为每个人都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所以孩子们会很愿意遵守游戏的规则(如游戏中小敏特别自控不出声,小刚喊出声后很沮丧,但也接受了处罚)。研究表明,遵守游戏规则为儿童将来顺利过渡到遵守社会规则奠定了良好基础。

  2.“游戏计划”促进儿童社会化能力的发展

  故事中后面的游戏过程进行得很顺畅,这离不开之前制定游戏计划时的充分讨论!不难想见,通过游戏计划的商定,很多原本可能在游戏中出现的矛盾被提前预估并被协商化解了。

  那游戏计划中的沟通协商是否能迁移到孩子们的日常社会交往中呢?

  “心智工具”课程的研究者曾记录过这样一个例子:

  4岁的乔和小伙伴约翰一起完成班级的“工作”,约翰把同学的名字逐个抄写在每一张纸上后,乔负责用印章装饰这些纸。约翰抄写得非常慢,乔很快就把手里的纸盖完了,闲着无聊,他拿着印章在空中绕圈,想开个玩笑,把印章盖在约翰手上。

  “这是你的计划吗?”约翰扭过头来,这里说的“计划”是孩子们每天早上都会进行的游戏计划。

  乔的手停了下来,说:“噢,我想盖印章,这是我的计划。”

  “但是我还没写完。”约翰当然不愿意乔把印章盖在他手上,他想了想,指着纸旁的信封说,“要不你帮我把盖好章的纸叠起来,然后,信封这里也可以盖!”

  “好的!”乔很乐意。

  他们相视而笑又一起开始工作。

  显然,当乔后来没地方可盖章的时候颇感无聊,准备对约翰“下手”,遭到对方抗议并很可能会引发冲突。但约翰问乔“这是你的计划吗?”就像日常商定游戏计划那样他们通过沟通找到解决之道,化解了一次可能的冲突。

  研究者发现,在班级开展了几个月这种特别的“游戏”后,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显著减少了。游戏开始前潜在问题就被孩子们提出,与此同时,孩子们的观点采择能力和沟通协商能力也在讨论中得到提高,并进而迁移到其他社会交往中。

  3.游戏提升了孩子使用“物品替代物”的能力

  孩子一开始会依赖真实的东西来进行游戏(比如转动玩具卡车的方向盘),接下来可以用一个物品来代表(比如用一个圆形纸板来代表方向盘),在更高层次阶段,他可以用语言和动作来代替真实的东西(比如用两手在空中画圈的动作来代表方向盘)。当孩子们不依赖具体物品进行表演时,儿童的思考、想象和表达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

  维果斯基说过,“当孩子以一根棍子代表一匹马,或用叠起来的毛毯代表睡着的婴儿,他们与真实的关系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孩子在一种假装的形态下,改变了替代物品原先一般的意义。”

  “心智工具”课程鼓励孩子在游戏中自制一部分道具或灵活应用“物品替代物”(故事中孩子们用报纸做老鼠尾巴),这样促进孩子不依赖于逼真的道具也能自如表现“大千世界”,促进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4.游戏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最后,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游戏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往往有一个误解,认为提醒孩子“不要玩笔”、“在椅子上好好坐着不要动”,类似这样的要求就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控力。其实,单调无趣、被动服从并不符合孩子的内心需求,以放弃内心自主感和自发性为代价的“自控”很难持久。相反,如果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和选择权,让活动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孩子们可以乐在其中,自我控制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为什么游戏能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呢?

  游戏设定了不同的角色,小燕“合法”当上“猫”时,高高壮壮的小刚哪怕不乐意也只好扮演东躲西藏的老鼠,这既是趣味的来源,也自然地锻炼了孩子的自控力(服从角色)。维果斯基说过,“游戏不断对孩子的行动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反对立即的冲动。在每一个阶段,孩子都面对了介于游戏规范和如果他能立刻反应他将怎么做之间的矛盾冲突。”

  本文游戏中小刚快要占第三个圈时,眼看马上要“晋级成功”,他很兴奋不禁喊出声来,但按照规则老鼠出声就算输,不但不算分,还要被罚掉一次。下一次再玩的时候,他就要千方百计提醒自己要自控不能再发出声音。这对平时爱说爱笑冲动型的小刚是一个挑战。维果斯基说,“在游戏中,孩子的行动必须相反于他想要的行动,孩子最大的自我控制就在游戏中产生。当一个孩子在游戏中放弃了立即的吸引,可以说是达到最高意志力的表现。”

  著名心理学家鲍麦斯特一直专注于研究自控力,他给出的建议是:要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应当让他们有“更少的压力,更多的收获(less strain,more gains)。显然,游戏正是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给予孩子挑战自我控制力的机会,让他们不断超越和成长。

  游戏还能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赋予新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者让孩子站着不动,结果孩子们只坚持2分钟就站不住了。接着,研究者让第二组孩子当哨兵,告诉他们为了保卫国家财产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岗位,结果这组孩子可以保持11分钟纹丝不动。人是“寻找意义”的动物,游戏通过角色赋予的意义(哨兵保卫国家)也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与另一组孩子接收到的无意义指令“站着不动” 迥然不同。文/刘建鸿

 

    本文由新时代出版社授权摘自《为了孩子》杂志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