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注意不同于成人的注意
那么,这一切又和婴儿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清楚婴儿的意识体验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确实了解婴儿的注意能力和他们的大脑(至少了解猴子幼崽、老鼠幼崽的大脑)。婴幼儿与成人既相似又不同,这是非常显著而具有启发意义的。
在过去的岁月里,心理学家们认为,婴儿只会用一种完全无意识的、反射性的方式来注意周围事物,他们甚至根本不会运用更高级的大脑中心。
我认为,这种看法部分属于一种认为婴儿大脑有缺陷的神话,等同于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是会哭叫的胡萝卜,仅仅是有一些反射性动作的蔬菜。事实上,当小婴儿注意到某事或某物时,他们似乎就会吸收与之有关的信息,并像成人一样产生意识。甚至在看到极其细微的意外事件时,小婴儿也会产生和成人相同的脑电波。他们会稳定而持久地关注这件事,他们的眼睛会扫视事件中的重要特征,此时,他们的心率也会像成人一样下降。种种迹象均表明,小婴儿也像我们成人一样,积极而活跃地意识到了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特别有趣,那么,小婴儿注意的时间也会超乎意料地持久。但过了一会儿之后,就像成人一样,小婴儿也会渐渐感到厌烦,并且转移开视线。
这种现象就是本书此前描述的“习惯化– 去习惯化”技术的核心所在。即,呈现哪怕是最细微的意外事件,也能立即抓住小婴儿的注意,他们注视意外事件的时间确实会比注视意料事件的时间更长久。小婴儿似乎对意外事件有着无限贪婪的胃口。对于心理学家而言,这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就能够凭借着婴儿对新鲜事物的关注来判断他们如何组织整个世界。
但另一方面,小婴儿的这种特点对其自身而言也同样重要。而且,很显然,年纪越小,在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所体验的新奇感和意外之感也就越多。
可以说,周围的物体和内心的感受在刚开始时都会让人感到意外。对注意力的心理学解释然而,婴儿的注意与成人的注意始终还是有差别的。可以看到,成人能够借助外部事件或者经由内部决定来自主控制注意力,即成人的注意既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但婴儿的注意则更多地体现为外源性,而非内源性。偶尔,婴儿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是,这种控制更常见于发展成熟之后,而不是成长之初。婴儿的注意更容易被外部事件所吸引,而不太受内部计划和目标所指导。例如,在此前所说的实验中,婴儿就很可能忘了要数接抛球的次数,而绝不会忽略大猩猩的出场。在整个学龄前阶段,内部注意似乎始终处于缓慢的发展之中。
这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例如,假如你想让一名两岁的孩子放弃一个玩具,那么,直接给他一个新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就比试图说服他,甚至收买他,让他自愿放弃旧玩具要有效得多。实际上,婴儿的注意力有时还会被他们其实并不喜欢的新奇事件所吸引,例如,不同寻常的光亮、很大的噪声等。面对这些情况,他们会大哭、吵闹,但似乎就是不能移开视线,这就像成人看恐怖电影一样。
有趣的是,随着小婴儿慢慢长大,“习惯化– 去习惯化”技术确实会变得越来越难。对年纪较大的孩子来说,注意力会渐渐受到内部的规划所控制,而不太受他们对外部事件的天生兴趣所控制。所以,再想将注意力当作可靠的指标来测试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就变得越来越难了。当然,长到成年以后,如果他们决定要专心注意抛接球的次数,那么,即便是最不可思议的猩猩出现也不会让他们分心了。
此外,婴幼儿的注意与成人的注意之间的差异还和大脑的抑制功能有关。婴幼儿似乎无法像成人一样抑制干扰,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较低。即便是视线的边缘扫视到的某个事件,也能轻易地让婴幼儿从原先关注的事物上转移开注意力。这种情况可谓利弊参半。婴幼儿不像年长的孩子或成人那样善于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但是,他们却很善于捕捉偶然出现的信息。
假如让孩子完成一项记忆任务让他们看完一系列卡片,每次呈现2 张,并要求他们记住左手边的卡片是什么,但不要记住右手边的卡片,即意味着只注意左边的卡片,之后,测验孩子对每次呈现的2张卡片的记忆情况。年纪较大的孩子很善于记住左边的卡片,却记不住右边的卡片,他们就像成人一样抑制了无需注意的信息,同时也比年幼的孩子更能记住需要注意的卡片。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记忆2张卡片中的任何一张似乎没什么分别。事实上,他们比年长的孩子更容易记住无需注意的卡片。
在和孩子玩扑克牌配对记忆的游戏(如“专心”)时,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现象。玩这种游戏时,需要把多张扑克牌背面朝上地散放在桌子上,每一轮,一名游戏者可以从总的牌堆里摸起一张牌,再翻开桌面上的一张牌,如果两张牌一样,那这名游戏者就可以保留这两张牌。玩“专心”游戏的诀窍在于,即使还没有轮到你,即使翻开的牌似乎和你手里的牌没有直接相关,也要注意桌面上哪张牌在哪个位置。令人惊讶的是,年幼的儿童非常善于玩这个游戏,有时还比成人更在行。此外,相信大家也都有过这种惊人的体验:听到一个孩子突然间说出了成人对话中的词语或观点,虽然在成人交谈时,这孩子似乎压根儿没有注意听。
所以,婴儿似乎是在让世界来决定他们会看到什么,而不是自己决定要从周围世界中看到什么。此外,婴儿似乎能够同时意识到世界的诸多表象,而不会刻意决定在何处集中注意力,何处抑制干扰。他们不仅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特定事物的相关信息,更吸收了周围所有事物的信息,尤其是新信息。而且,很显然,对于小婴儿来说,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全新的。正是这种十分宽泛的注意力让婴儿成为了非凡的学习者。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看到,婴儿可以并且确实会借助哪怕是最细微的新统计模式来学习事物的因果关系图。这意味着婴儿能不断地吸收他们在周围看到的任何一件有趣事物的相关信息,无论这信息的价值是否重要,是否明显。
因此,婴幼儿就能比成人更容易、更快地建构新示意图,改造旧示意图。对注意力的脑神经学解释神经科学研究的结论似乎也反映了这一点:婴儿的大脑中有大量胆碱能递质,但抑制性递质却要到之后才会开始发展。有趣的是,婴儿会需要浓度相对较高的麻醉物质才能促进抑制性递质的活动,大概因为麻醉物质会直接作用于这些神经递质。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给意识下一个定义:意识就是麻醉物质所要除去的东西。由此可推知,婴儿拥有的这种神秘能力(意识)远多于成人。此外,从整体上看,婴儿的大脑同样也比成人的大脑更具有可塑性,更容易改变。例如,儿童受到脑损伤之后,会比成人恢复得更快、更彻底,大脑的其他部分会弥补受损部分的功能。而成人大脑的可塑性就要低得多,正如众所周知的“教给老狗新把戏”的谚语所说:老化的大脑学不会新技巧。
当迈克尔· 梅泽尼希再用猴崽来重复此前曾用成年猴子所做的那个有关注意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小猴子的大脑并不能像成年猴子的大脑那样区分声音和触摸信号,正如人类婴儿无法像成人一样只注意一件事情。但同时,也可以做一个更加复杂的实验:简单地为动物提供大量刺激,但不要求它们专门注意其中的某个方面。例如,可以让动物沐浴在具有某种系统模式的声音之中。梅泽尼希和同事们就进行了这个实验,并发现动物幼崽的神经细胞也发生了改变。就算没有奖励物质,它们也会对声音刺激做出各不相同的回应。但成年动物的神经细胞就没有展现出这种整体的可塑性。
此外,大脑的不同部分负责不同类型的注意。例如,位于大脑中央的顶叶皮层似乎掌管了注意周围世界中的新事件或意外事件的能力;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皮层则似乎与维持视觉注意有关。可以说,顶叶皮层警示我们有新情况发生,而枕叶皮层则让我们观察、理解新情况。在婴儿早期,大脑的这些部分就已经十分活跃了。
而通常所谓的抑制功能区,即大脑前额叶的部分区域,则更多地与源自内部的注意和抑制干扰的能力有关。同样,从婴儿很小的时候起,大脑的这个部分可能就已经开始活跃了。但是,随着婴幼儿逐渐长大,前额叶区域与大脑其他部分的联结也越来越牢固,甚至到了青春期,这些联结仍在不断形成。这种联结促使抑制干扰的能力不断增强,让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拉斐尔· 马拉克(Rafael Malach)及其同事开展了一系列吸引人的实验,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上述各类注意力和大脑各部分之间的差异。他们采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仪(fMRI)来测查被试。这种仪器能够检测出人们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时,有多少血液分别流向了大脑的哪些部分,相应地,记录某项任务如何激活人脑的不同区域。使用这种仪器就能够做出我们通常在《科学美国人》杂志(Scientifi c American)中看到的那种带有发亮部位的脑结构图。通常情况下,可怜的被试们进入该仪器后就会被要求完成一项十分沉闷的任务,诸如看到红色x 出现时就按按钮之类,要么就被要求躺在仪器里什么也不做。在这两种情况下,大脑前额叶皮层都是活跃的,当实验者向被试呈现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实验时会更加活跃,但即使被试只是躺在里面做白日梦,活跃的区域也会不断地快速移动。
然而,在马拉克的实验中,被试们就幸运得多,他们可以观看由克林特· 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主演的精彩电影《黄金三镖客》(The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神奇的是,追循着电影剧情,每个人的大脑呈现出的活动模式几乎都是一样的——导演瑟吉欧· 莱昂内(SergioLeone)当真洞察人心!更令人惊讶的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负责计划、思考、监督自己的部分,在人们观影过程中确实受到了抑制。而大脑的枕叶皮层,小婴儿脑中最活跃的部分,反而兴奋起来了。被试们明显有意识,但没有自我意识。他们并未规划、思考、判断或评价这部电影,而只是很简单地陷入了剧情之中。对于小婴儿来说,观察一个会动的米老鼠玩具的感觉可能就像是完全地、幸福地、忘我地沉迷在一部电影中。
心理学家往往假定,大脑这些部分的成熟导致了儿童注意力的变化。大脑的成熟也许就像是孩子慢慢长高的过程一样,他们并不需要学习如何长高,而是自然而然地就长高了。同样,某些遗传程序的演变也会导致大脑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儿童心智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随着儿童不断学习新事物,逐渐熟悉并习惯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技能,相应的,大脑结构也就发生了变化。
注意力的成熟
事实上,有两种互补的大脑发展过程就取决于经验的累积。人脑的各个神经细胞之间会不断建立起越来越多的联系;同时,使用较少的神经联结会被剪除,只有最有效的神经联结才会保留下来。二者同时发生在大脑整个发展历程之中,并且都由外部事件塑造而成。但是,二者之间的平衡会发生变化:幼年时,建立的联结更多,而长大后,剪除的联结更多。
二者也许反映出了互补的心理进程,甚至也许能反映经验的质量。幼时,我们会对更多的可能性十分敏感,而长大后,则重点关注对自己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可能性。
因此,可以说,对注意力的心理学解释和脑神经学解释互相佐证。而且,从婴幼儿与成人的进化分工角度来看,这类对注意的解释也很有意义。如果希望更有效地改造世界,那么,将注意力局限在某些事物上会很有效。我们会希望只了解周围世界中仅与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有关的内容,就像实验中的猴子,只关注能让它们获得果汁奖励的声音信息。成人能够预先判断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哪些信息只是干扰,大脑会强化前者、抑制后者。相应的,为了更有效地行动,我们也会希望自己大脑的绝大部分区域都十分稳定、健康、难以改变,只改变希望改变的那一小部分,如果不会带来损害,就让大部分区域保持原样。婴儿的进化需要即学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他们的任务只是建构起周围世界的准确图示。他们学习,推理,形成因果关系图并总结出反事实的结论;他们不需要担忧这些学习是否与特定计划或目标有关,家长自会替他们操心。所以,婴幼儿会注意一切事物,尤其是新的、有趣的、信息量丰富的事物,而不仅仅只注意马上就可以用的或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信息。例如,实验中,大猩猩的出现就比漫长的抛接球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同样,观看克林特· 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也会比“当出现红色x 时按按钮”提供更多的信息。
本文由湛庐文化授权摘自《宝宝也是哲学家》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