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嫉妒别人时该批评吗?
有一次,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他带儿子到同事家玩,到了以后,儿子就和同事家的小弟弟到院子里玩皮球,回来时,这位朋友批评儿子说:“你身上怎么那么脏?你看弟弟的衣服干净多了。”儿子很不高兴地“哦”了一声。同事给他们每人一根巧克力冰激凌,结果这位朋友发现,自己的儿子吃完后,趁那家的小弟弟不注意,悄悄用沾着巧克力的手在他身上摸了几下。
吃完饭后,小弟弟拿出一本故事书,却掉在了地上,朋友儿子不但没有帮他捡起来,反而装作没看到,走过时在上面踩了一脚。书被踩脏了,小弟弟哭起来。
这位朋友对儿子的状态很担心,不知是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很简单,这是孩子的嫉妒心在作祟。
嫉妒心经常会和好胜心纠结在一起。不过,好胜心是要求进步、不落人后的一种心理,人人都有好胜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嫉妒心不是单纯的好胜心,嫉妒是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从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恼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常与羡慕、竞争等心理混在一起,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羡慕嫉妒恨”。
古埃及有这么一则寓言。
小鸟儿问:“爸爸,人幸福吗?”
鸟爸爸答:“没咱们幸福。”
小鸟儿问:“为什么?”
鸟爸爸答:“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
小鸟儿问:“这刺叫什么?”
鸟爸爸答:“叫嫉妒。”
在三国时,孙刘联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周瑜和诸葛亮连手抗曹,但是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周瑜嫉妒诸葛亮,时刻都想干掉这位“神得近乎妖”的军师。后来周瑜屡次输给诸葛亮,羞愤成疾,在临终时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后来,人们便把相互嫉妒的心理现象称为“瑜亮情节”。
其实,嫉妒也分不同的种类。荷兰蒂尔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尔斯。范德温(Neilsvan de Ven)、马塞尔。泽兰伯格(Marcel Zeelenberg)和瑞克。皮特斯(Rik Pieters)对嫉妒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嫉妒可分为两种:善意的和恶意的。
善意的嫉妒就好像你听说纳尔逊。曼德拉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然后决定向他学习,改善自己的品性;而恶意的嫉妒,差不多就像你去参加同学聚会,然后发现你高中时不屑一顾的那个小屁孩现在是个老板,收入是你的100倍,你恨不能让他倾家荡产。
人们知道恶意嫉妒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负面情绪,一般不会直接表露出来,但可能与其它情绪混合在一起。它显露出来的行为是挑剔或散布不良言论。严重者可能还出现人身攻击、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的研究,嫉妒感可能最早出现在学步前的婴儿期。长大到学龄前的五六岁时,嫉妒会更频繁地升上心头。至于上学以后,由于和小朋友进行多种“比较”的机会骤然增多,他们可能会遭到更多的嫉妒的折磨,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学会“掩饰”自己的嫉妒感。不过,绝大多数10岁以下的孩子,仍会表现出较明显的嫉妒情绪。
针对孩子的嫉妒心理,斯坦贝格建议,当孩子显露出其“丑陋”的一面时,不必严加批评指责,更不能冷嘲热讽,因为这只能使他更多地丧失自我,更严重地陷于嫉妒中难以自拔。
孩子的嫉妒往往是无意识的,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习惯,它是孩子想胜过别人但又不知道怎样采取正确方法的结果,家长要善于理解孩子这一心理特点,与孩子平静地交流,询问引起他嫉妒的“背景”,引导他理清自己的想法并观察到自己的情绪。
倾听的时候,不妨把孩子抱在怀中。他也许会描绘说,他正体验着强烈的不快甚至愤怒,而这种敌对情绪的起因仅是由于他的一位弟弟刚刚因为没弄脏衣服而得到表扬。这时你不要说:“其实你比他更乖更聪明”,这在多数情况下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诱发他的攀比欲。
其实,孩子妒火中烧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向亲人将自己的不安和烦躁和盘托出,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体谅他。你不必加以评论,可以轻松地说:“呀!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哩!”你的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控制住自己的嫉妒心,缓和他强烈的情绪。
或许,孩子时不时冒出的嫉妒心很难被扑灭。但正如上文所讲,你可以把恶意的嫉妒转化为善意的嫉妒,转化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孩子因为得不到表扬而破坏弟弟的形象和物品,这时可以对他说:我知道你也想干干净净得到妈妈的表扬,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同样可以做得很好,既能玩得高兴,又不能把衣服弄脏。只要做到这一点,我就表扬你;你把弟弟的衣服弄脏了,不会得到妈妈的表扬,如果你现在把弄脏弟弟衣服的地方再变干净,妈妈就会表扬你。
当孩子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后,自然也就不会因弄脏衣服而引发一系列不愉快了。这个办法,是釜底抽薪的策略。
除了上面几点,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有研究指出,生活在充满嫉妒心的家庭里的孩子,嫉妒心也往往比较强。作为父母,切不可在同事加薪或者升职时,出于嫉妒而在家里对他们冷嘲热讽甚或恶语中伤。这些看在孩子眼里,就是一个坏榜样。连古人批评这种作法是“闻人善,辄疑之;闻不善,辄信之,此满腹杀机也!”
特别是当孩子说同学获得什么奖励、取得什么成绩,家长不要立即批评自己的孩子不聪明不努力,也不要吹毛求疵地找出那个同学的不足来平衡孩子心理,而是要先鼓励孩子接纳和欣赏别人,并用某种方式为别人喝彩、祝福。教孩子能“闻人之善”进而“成人之美”,是使其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方法。
中国青年出版社授权摘自《就把孩子当孩子》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