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玩具 请把“玩”还给孩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一个令人悲哀的事实却是:不少孩子不仅被剥夺了“玩”的权利,也失去了“玩”的能力。当不会玩的孩子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才恍然大悟,“玩”对于孩子而言,已经从“天性”,变成了一种“稀缺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关乎整个民族的创造性。作为父母,是时候将“玩”还给孩子啦!
玩到底有多重要?
美国人类学及心理学博士A shleyM ontagu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经旗帜鲜明地提出“玩耍的能力是心智(m ental)健康的主要评判标准之一”。在心理学家们看来,创造性的玩耍应该是孩子健康生活中的核心活动。它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把孩子生活中的各种要素创造性地编织在一起。另外一种在科学界广受认可的解释则是:玩很可能是动物对未来生存技巧的预演,进化设计了“玩”这种机制来驱动动物大脑的发育,以应付生存和繁殖要面对的种种挑战,一旦它们不再玩耍,大脑也就停止了发育。人虽然属于高级灵长类动物,但是这样的机制同样存在。
以色列研究人员莎拉·斯米兰斯基(S araSm ilansky),研究了以色列和美国的孩子玩耍,关于玩耍对于孩子的裨益她总结如下:
1、更好的认知创造力+更佳的言语表达+更丰富的词汇+更好的语言理解力+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更强的好奇心+更好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更高的智力
3、更好的社会情感活动能力+更好地与同龄人玩耍+更多地参与集体活动
4、攻击行为减少+更富有同情心+更有效地克制冲动行为
5、更好地预测他人的喜好和欲望+更佳的情绪和社交调整能力
6、更富有创新+更富有想象+注意力持续时间更长+更具责任感
孩子不会玩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即便玩对于孩子如此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玩”的机会和“玩”的能力。
玩被学所代替,孩子失去了玩的机会
孩子渴望玩耍,但是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父母,通常会给孩子制定繁忙的课外计划。从孩子学会说话伊始,便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数、背唐诗;有的家长,则选择将孩子送到早教班、幼儿园直至上小学对于课堂学习的过于重视,使得玩耍从一开始便从孩子的生活中排挤出去。尤其是3至7岁阶段,这个阶段原本是孩子玩耍的黄金期,但是不少孩子却被迫在课堂学习之余,还要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对于不少城市家庭的孩子而言,开放的、自我主导的玩耍,普遍都显得十分缺乏。
玩被消费所代替,孩子丧失了玩的创意
在我们小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去探索树林、田野,去寻找自己钟爱的地方,玩各种角色扮演游戏。可是,对于当下的孩子而言,另一个比失去玩的机会更可怕的现状是: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怎么玩。当你让一个孩子自己一边玩去的时候,他们要么呆若木鸡,要么会问妈妈要手机。在不少孩子的眼里,玩耍基本等同于玩具、电子设备和动画片。因此,孩子们往往数小时坐在屏幕前一动不动,盯着电视、电脑或者手机,吸收别人的故事和想象,却没有机会通过玩耍表现出他们自己的故事和想象。不少父母眼里的玩耍,则等同于给孩子买玩具。在给孩子买玩具的花费上,父母们通常表现得毫不手软,但是这些玩具通常却在新鲜劲刚过的时候就被孩子弃之如敝履。
如何找回会玩的孩子?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对于都市孩子而言,户外活动显得最为稀缺,因此把“玩”还给孩子应该从户外活动着手。因为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右脑的开发。研究发现人的左脑主要负责人类的理性、语言、文字、分析等,右脑主要负责音乐、形象、经验、直观等认识。除此之外,右脑还被称为“天才脑”,因为人的想象力、创意力、灵感和超高速反应等功能都来源于右脑。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只有多参加户外运动,多感受大自然,多去接触实物,才能让右脑更多地得到锻炼和开发。
资深早教专家符欣则建议多鼓励孩子做运动。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肢体发育,而且是孩子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运动可以使孩子拥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不仅能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拥有强大的心理和身体优势,并且会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学会利用同伴的力量,学会合作,进而适应社会。特别是对于足球、篮球等群体性户外活动,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学会与别人交往、合作、领导、规则的制定与遵守等多项技能,这是孩子社会性培养的重要途径。
资深早教专家巨星宇,则重点突出了“陪玩”的重要性。在巨星宇看来,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6岁之前,与其教孩子学,不如陪孩子玩。在陪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置不同的游戏。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游戏,应该主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决定。由于游戏是为了开拓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游戏过程中,家长应该多问开放性的问题,并包容孩子天马行空的答案,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除此之外,在游戏的设置上,年龄小的孩子,可以选择简单和重复性的游戏来加深印象。年龄大的孩子,游戏的设置则应该更丰富。
亲子游戏推荐
0-3个月的宝宝推荐游戏:铃儿响叮当
游戏方法:宝宝俯卧,妈妈在宝宝的不同方位摇铃铛,吸引宝宝将头转向声音。可以促进宝宝头部动作的发展和听觉器官的发育。
3-6个月的宝宝推荐游戏:模仿宝宝声音
游戏方法:妈妈面对宝宝,当宝宝咿咿呀呀发声的时候,妈妈就模仿宝宝。妈妈也可以引逗宝宝发出更多的声音。当宝宝偶尔发出一个音和你的发音相似的时候,你就微笑着多次重复,鼓励宝宝反复练习。模仿宝宝的发音时,妈妈的动作幅度要大一些,并做出张口吐舌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可以激发宝宝学习语言的兴趣。
6-9个月的宝宝推荐游戏:小手抓抓
游戏方法:让宝宝用小手抓水果块、饼干、面条等来吃(温度不要过高)。这样做可能会把宝宝的小手弄脏,但抓食物吃的过程中,除了味觉刺激,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触觉。
9-12个月的宝宝推荐游戏:照镜子找宝宝
游戏方法:在宝宝面前放一面大镜子,对着镜子教宝宝认五官。比如,妈妈:“宝宝的耳朵呢?”让宝宝去摸自己的耳朵。可以帮助宝宝感知五官的名字和位置,并将具体的词语和五官联系起来。
1岁-1岁6个月的宝宝推荐游戏:小拖车
游戏方法:将床单放在干净的地板上,让宝宝躺或坐在上面,妈妈慢慢地拽动床单,让宝宝随着床单移动。也可以将有一定重量的玩具放在床单上,让宝宝拉着玩,尽量不要让床单里面的玩具掉出来。能让宝宝学习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锻炼宝宝四肢动作的协调性。
1岁6个月-2岁的宝宝推荐游戏:橡皮泥的奥秘
游戏方法:通过揉、捏、揪等动作,让宝宝用橡皮泥做出各种有趣的东西。能让宝宝充分体会橡皮泥的粘性,而且可以锻炼宝宝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并让宝宝感受到立体的美术活动。
2岁-2岁6个月的宝宝推荐游戏:蔬菜印章
游戏方法:将做菜时的下角料,如黄瓜、胡萝卜等收集起来。教宝宝用它们蘸上颜料,然后按印在纸上或者是硬纸壳上,宝宝可以很随意地玩。在按印图章的过程中,妈妈可以启发宝宝想象印出来的图案像什么,还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颜料,让宝宝观察不同颜色叠加后的变化。可以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和对色彩的敏感度。
2岁6个月-3岁的宝宝推荐游戏:模仿秀场我来秀
游戏方法:给宝宝看常见动物卡片(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每看一张,就说动物怎么叫、怎么走。妈妈可以用夸张动作给宝宝示范动物走路的样子,宝宝试着模仿。等宝宝掌握了这些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后,妈妈可以用图片来提问:“这是谁?”“小猫怎样叫?”“小鸭怎样走路?”让宝宝自己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样子。能帮助宝宝认识常见的小动物,提高宝宝语言和动作的模仿能力。
3-6岁的宝宝推荐游戏:神奇的树叶
游戏方法:天气好的时候带宝宝去公园或者郊外,和宝宝一起观看树叶飘落的样子,让宝宝想象一下树叶飘落的样子像什么?看看树上的叶子和落叶有什么不同?过一段时间,再让宝宝去看树上的叶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有条件,可以将树叶捡回家,放在干净的袋子里,妈妈和宝宝一起观察不同叶子上面叶脉的不同,然后将几片完整的叶子分别放在书里和窗台上,过几天后比较这几片树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可以用捡来的树叶粘贴小鱼、小刺猬等小动物。树叶游戏可以帮助宝宝认识各种树叶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树叶由绿变黄后枯萎掉落的过程,让宝宝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变化,激发宝宝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采写:南都记者米春艳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