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件事童年千万不能错过
受访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早教专家 蔡景昆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童年的经历都是难忘而宝贵的,多是因为童年的一些事情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事情或许能帮孩子开拓思维,或许能帮他结实一份珍贵的友谊,或许能帮他打下健康的基础,或许能成为他日后进取的精神支柱。从孩子的长期发展来讲,这些事情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一旦错过了很可能就会成为遗憾。
融入一个小群体。首先,孩子通常习惯以自己为出发点,不能体会别人的情感、意志、需求,而融入群体生活,能帮他在各种互动中理解别人,学会良性的社交活动。其次,在社会交往实践过程中,孩子能学会交往的方法和意识,这也需要成年人加以指导,比如社交礼貌、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等,家长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融入这些内容。再次,在群体生活中,孩子很容易会发现和找到快乐,这对成长很重要。适龄儿童去上幼儿园、参加学校的足球队、 学习某种技能的辅导班或经常在社区里和小朋友一起玩,都能融入小群体。
找到一个崇拜的人。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这个人可以是虚拟故事中的人物,比如现在孩子们都喜欢的朵拉、巧虎等。如果孩子长期看一个系列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就会成为他精神上的朋友,长期存活在孩子的脑海里,孩子也会把它当成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这个“朋友”会起到精神上安慰和陪伴的作用,让孩子内心有安全感、温暖感。对于大些的孩子,可以是真实的人物,比如历史上的人物,或者小说、电影里的角色,或者生活中真实的人,如老师、父母、某位警察叔叔等。只要是人格丰满的英雄人物或某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都能成为孩子成长中重要的精神陪伴。
读完一本大部头。大部头通常都是小说,我们也主张让孩子读小说,丰满的人物、曲折的故事、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孩子读下去。完成一本大部头,首先孩子会有成就感,作者的语言特色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带来良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读书是需要指导的,不只是孩子一个人默默地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和完成之后,家长最好能和孩子做一些随机的讨论,使她对故事理解不断深化,要不然孩子可能只是看到表面。当然,能让孩子参与一个读书俱乐部,和其他同龄人或书友一起讨论效果更好。我们国家有针对小学生的推荐书目,这些都可以作为孩子阅读的选择。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到大自然中,孩子是轻松、快乐的,最直接的是跑跑跳跳、呼吸纯净空气有益身体健康。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有压力的话,能在大自然中获得放松和精神上的滋养。孩子也能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扩大视野,丰富认知。亲近大自然还能促发孩子灵性的发展,培养艺术感,增强感知能力。孩子还小,虽然不能概括高山之高、大海之阔、流水的悠远等,但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意念,加深他对生命的认识。
坚持一项体育运动。鼓励孩子参与多样体育运动,至少能对一种产生兴趣并坚持,这对孩子的体能和精神都有益处,甚至会影响一生。适龄的运动都要让孩子参与,不能为避免危险就不让孩子尝试。
定期参与一项活动。比如社区里组织的亲子活动、某项公益活动。这种社会性的教育能帮孩子了解他人、了解社会,让他懂得帮助那些有困难和弱小的人,产生爱心。如果没有实践,孩子很难会有这种体会。
多参与动手事务。成年人仅通过看、听即可认识一件事情,但孩子不动手,很难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在生活中,应该多让孩子做这种肢体参与的活动,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家务活动如擦桌子、扫地。有的孩子喜欢玩积木,有的喜欢玩沙子,有的喜欢帮妈妈做面食,这些都是有益的。此外,也可以带孩子去触摸小动物,用树叶拼出好看的图形等。
有自己的收藏。可以给孩子买一个百宝箱,一方面让他学会收拾物品,另一方面用来收藏他感兴趣或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久而久之,他对自己用过的器物就会产生感情,收纳的过程也是对器物的保护,即使长期不用,长大后看也会是一种纪念,能唤起当时的感觉,让孩子学会珍惜。如果条件允许,孩子可以有独立的房间、书柜、收纳箱、写字台,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整理,比如玩具、文具、装饰、礼品、收藏等。(生命时报记者 张丽)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