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排便训练影响人格发展
前些天,收到一位家长的邮件:
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就是关于孩子的尿床问题,想请教一下。白天孩子自己就能上厕所,可是到了晚上就没法了。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求孩子尿一泡,有的时候他听话去尿,有的时候说“没有,不尿”,但是睡前尿了晚上也可能尿床,睡前不尿也可能晚上不尿床。从孩子小的时候起,我们就没有养成晚上把尿的习惯(不过一岁不用纸尿裤以后,只是偶尔尿床,好像从上幼儿园这两个月开始尿床增多了),所以现在晚上叫他起来尿成功的次数很有限,更多的时候是他闭着眼睛说“没有”,然后一会儿就尿床。要是强行把孩子抱起来尿的话,他就会打挺哭闹……孩子一周总有四五个晚上尿床,很无奈,又不能跟他发火。开始时,早上起来给他看他画的地图,他也挺不好意思,看得次数多了,他好像疲沓了,有时候还笑嘻嘻地跟大人开玩笑说“还画个更大的……”,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
看到这位家长的邮件,有点儿感同身受。桐桐大约3岁以前,也经常会尿床,就像这个小朋友一样,虽然不是天天尿,但一周总会尿几次,而且由于从小没有养成把尿的习惯,夜里叫她起床非常困难。虽然有朋友给我出了很有操作性的把尿的主意,但我懒得折腾,没有照办,为此心里还一度犹疑着会不会惯得孩子尿床到很大……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3岁半之后,桐桐就自然而然地不尿床了。而且,排便行为也自觉了很多,通常睡前会主动小便,即使忘记了,我们一提醒,她也会很配合地小便。当然,因为这个转变,我也没少表扬她,久而久之,小家伙就在表扬和自觉小便行为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于是,我跟这位家长分享了桐桐的成长经历:
孩子和桐桐的情况差不多,桐桐尿床也尿到很大,大约也是跟小时候没有养成把尿的习惯有关,孩子没有建立躺着就尿不出来的条件反射。
当然,考虑到案例中的孩子刚刚入园,我也提醒这位家长:
孩子刚入园,还处于焦虑期,可能会出现行为习惯的倒退,这种尿床的现象也可能是一过性的,如果是这种情况,等入园焦虑消除了,尿床行为也就自然缓解了。
跟这位家长就上述两种情况进行沟通,目的是让家长放宽心。很多时候,时间会解决很多的问题,我相信,即使这位家长不就此给孩子建立把尿的习惯,孩子的尿床也不会拖到多大年龄的。但对于这位家长最后提到的早晨起来给孩子看地图的情况,我却相对重视,因为既有的心理学知识告诉我,这样嘲弄孩子的做法,哪怕是善意的,也很容易伤孩子的自尊,给孩子造成焦虑的感受,压力之下,孩子更不容易自主地控制排便行为。当然,就像案例中所说的,这样取笑孩子的时间长了,孩子也很容易疲沓……想到这里,我就对这位家长说:
孩子尿了床,最好不要给他看,这样并不会阻止孩子尿床,还可能伤孩子自尊。
无独有偶,给这位家长上述回复之后,通过网络听西南师范大学陈安涛老师讲授精神分析课程,陈老师谈到肛欲期孩子的排便训练问题时,才知道如何对待孩子的排便行为,并非只有是否会给孩子现实的情绪压力那么简单。从长远来看,父母对孩子排便行为的反应还会影响其今后的人格发展,因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如果孩子在肛欲期受到的排便训练过于严格,比如,一尿床就遭到责备和训斥,或者对时间、卫生要求过于严格,就可能形成肛门滞留型人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循规蹈矩、对时间算计得比较厉害、吝惜金钱、喜欢收集没用的东西等问题。
反之,如果孩子在排便训练时经常受到表扬,比如,父母看到孩子排便就夸奖他,有点儿进步就及时表扬,则容易形成肛门排出型人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待人接物比较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博爱……
陈老师讲的这些观点使我对成人对待孩子尿床态度的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原本困惑的一些现象恍然大悟。比如,在我们家,桐桐爸是个生活习惯保守、什么东西都不舍得丢的人。结婚之后,这些行为习惯多次让我抓狂,我总认为这个人不懂得生活,为此多次跟他争吵……听了陈老师的课程,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桐桐爸会成为这样一个人,从而对他多了一分理解……也许,是早期的排便训练对他的行为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吧!
看来,在幼小的孩子尿床时,家长的态度真是太重要了,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干预方式,比如定时把孩子叫起来小便,让他建立躺着就尿不出来的条件反射,当然很好,但如果懒得半夜起来折腾,顺其自然也无妨。只是,无论是积极干预还是消极应对,都应该注意不要过分苛刻孩子,也不要责骂孩子,多点儿宽容与耐心,以免孩子形成肛门滞留型人格。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