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的心理学依据
叫魂是母亲的专利,一般都在晚饭前后。叫魂前先上三炷香。香点燃之后就开始喊,喊的时候要带上孩子的名字,如小名为狗娃的孩子就喊:“狗娃吓掉魂回来了没有?”狗娃妈门外喊,狗娃爹在睡房里答“狗娃吓掉魂回来了。”门外的人喊一声,睡房的人应一腔,一般要喊上十数八腔。喊声由低到高,悠扬高昂,显示出父母对受惊吓的孩子关切的心情。
这一切做法是否真正有效,有什么科学根据?从心理学角度,又该如何解释?
“叫魂”体现了大人对孩子的关怀之情,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彻底的安全感
朋友丹丹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叫魂经历;“我小时候也被母亲喊过魂。那时我有四五岁,因为缠着正在工作的爸爸,爸爸百般解释都没有用,一气之下,爸爸抱着我往机井房跑去。来到机井旁,我看到深不见底的井底,听井底的青蛙‘呱呱’的叫声,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声说:‘我不闹了。’第二天我即不吃不喝,神情恍惚。妈不住地埋怨爸,最后他们决定为我喊魂。我躺在床上,听妈在门外焦急的喊声,爸爸坐在床边,一只手摸着我的额头,一只手握住我的小手,不时地给母亲应腔。心里颇受安慰,觉得爸爸妈妈那么亲我疼我。第二天又吃了妈给蒸的鸡蛋羹,不到中午又活蹦乱跳玩去了。现在想起父母那时呼叫的声音,心里还涌起一阵温暖。那是一种彻底的安全感:孩子,不用怕,爸爸就在你床边,妈妈也快过来了。”
孩子受惊吓后,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会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几天,孩子自然会好。假如“魂”真掉了,又岂是你叫的回来的?“叫魂”只是表达了大人对孩子的关心和寄托。在孩子方面,通过“叫魂”这件事,他或她就会想,我家里人是很喜欢我,关心我的,心理上会得到极大的安慰,逐渐会忘却这件不快之事;如果孩子受惊吓之后,大人不闻不问,甚至呵斥之,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深深受到伤害,并认为大人讨厌他,从而会对父母或其他家人产生仇视。因此,“叫魂”能使孩子更热爱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很早就注意到了幼年经验对人的个性和心理疾病均有重大影响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讲“叫魂”,我们中华民族早就注意到了幼儿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如果当时没有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影响他的人格健康发展,这种创伤的影响会潜伏在他内心深处,可能导致成为日后神经症疾病的根源。
孩子和大人在认识水平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幼年期心理创伤并不是出自成年人的评判,并非以成年人的体验为标准的,而是从儿童眼里看的,是幼儿的自我评价,有些事在我们成年人来看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在幼儿眼中却非同寻常。被狗吓了一跳,对大人来说,根本不会当一回事,在小孩心里,却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中国自古便有“三岁看七岁,七岁看终生”的说法。幼年的创伤经验若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成为日后患病的症结或根源。
“叫魂”是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叫魂”这种民俗现象,剔除其不合科学的成分,并发展,便可把它转化为一种科学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了。这样对于受到意外惊吓的幼儿,我们可以采用请幼儿父母或幼儿最信赖的人,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科学地来解释这类事件,并辅以最亲切的安慰,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并且在日后遇到同类事件时,不但不怕,并知道如何去应付。如果所受创伤程度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辅以较轻量的药物治疗。或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以消除健康人格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
相关链接:民间心理平衡
现代医学为维护人体健康和社会文明起着有目共睹的作用,而民间医疗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和当前的一些边远地区,仍有着不可忽略的补偿作用,民间心理平衡就是其中的一种。
民间心理平衡的类型与封建、迷信、宗教,特别是原始宗教有着深厚的根源,大约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民俗型:民俗信念认为,数字、仪式、符号与人的生活活动好坏有关。在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促使下,人们往往避开一些“禁忌”,如一些有凶像的数字、符号或仪式、动作等,而用一些吉祥的数字,符号或仪式来代替。比如结婚、安葬、搬家都要看日子。民间这种心理平衡样式是居于民俗信念所致的心因性反映。
巫术型:在古时由于人们对疾病的病因没有科学的认识,加之医药知识的原始化,认为患病缘于鬼神作祟、神灵动怒,巫师治病就是向鬼神祷告,再将鬼神的旨意转达给病人,以达祛邪愈病之目的。这种原始迷信的方法在边远山区至今仍有的在应用。其作用也可使求治者、愚昧者的心理上得以暂时的、虚假的安慰与平衡。
宗教型:宗教是一种思想认识体系。主要体现在“宿命论”和“轮回转世”思想。因此,“前咒世作孽”和“天命如此”被认为是疾病的祸根,而民间往往采用宗教心理平衡法来处理、调节,故有叫魂术(将出窍的灵魂招回)、措魂术(将前世的恶果寄换给别人)、换魂术(将现世的灵魂换给别人)等安慰手段,使就医者获得某种心理满足与平衡。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