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暂不会人传人
2011年12月31日,有媒体报道,深圳一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于中午时分死亡,死因可能是病毒引发的多脏器衰竭。随即,本报记者致电广东省卫生厅,卫生应急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该患者于30日被诊断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但后续相关信息仍在进一步确认中。
据了解,早在2008年广东就曾有过禽流感患者死亡的病例,但与当年患者曾接触过病死家禽不同,这次死亡患者在发病前,并没有外出或接触禽鸟的经历。另据了解,该患者是名公交司机,与之有过接触的120人到现在并未出现异常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都可能感染病毒。若家禽的粪便等携带相当数量的病毒,也能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传染。深圳这位感染者肯定是通过某种渠道接触到了病毒,只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根源。”
就不少市民担心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否会在人际间传播一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认为,目前来看,禽流感在人群中暴发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因为目前发现的病例多为偶发;二是目前只有极个别病例是通过人传播的。
卫生部颁发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指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表现为:起病很急,早期类似普通流感,主要是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可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症状。此外,重症患者会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
春节在即,人们外出频率增加,吃家禽数量也在增多。白春学提醒,大家应提高警惕,尽量不买、不接触活禽及其粪便,进食禽肉、蛋类前,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若有感冒、发烧等症状,应密切观察,回顾自己是否接触过飞禽;若身边频繁出现类似症状者,更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徐李燕)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