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送礼要送得有“理”
礼物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沟通的重要纽带。但儿童心理专家、教育学者却提醒大家,给孩子送什么礼物,怎样送礼物,送的时候说什么话,是颇有讲究的。
本期受访专家:钱文 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龚敏 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副园长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礼物的选择
好建议1:购买礼物之前,家长不妨倾听一下孩子的需求,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应该尽量满足。千万别认为小孩子提出的要求“很无聊、很幼稚”,有时,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盒巧克力、或是一只小皮球便能给孩子带来他最需要的快乐。
好建议2:家长可以试着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留有空白”的小礼物,比如一只纸风筝,让孩子在上面画上图案,既表达了关爱,又能让他发挥想象力。
坏做法1:送不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东西。比如3岁以前的孩子,送给他形象怪异、扭曲的面具、玩偶等。太小的孩子对“变形”的事物会产生心理恐惧。变形金刚也只适合读小学以后的孩子玩。
坏做法2:不加分析地送一些含有不良文化的玩具。比如奥特曼,男孩子拿了这种玩具就开始“打打杀杀”,既渲染了暴力气氛,又助长了外来不良文化的侵入。
专家说理:礼物本身含有认知功能,在节日送礼,又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家长给孩子送礼物,最重要的是表达一种关爱,因此不必拘泥于种类,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可以。但送出的东西一定要安全,而且最好能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让孩子获取真正的快乐。
包装的形式
好建议1:包装不必过分精美奢华,装个盒子、包一层花纸即可,弄得朴素一点。有的礼品本身就有包装,也不必费心再里三层外三层了。
好建议2:如果家长特意要培养孩子的手指动作能力,可以适当地把礼物多装几个盒子,让孩子自己动手逐一拆开。但不要设计得太复杂,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所及。
坏做法:什么包装都没有,随便地把“裸露”的礼物直接交给孩子。
专家说理:包装本身并不太重要,太过豪华也会带给孩子心理负担。但把礼物稍微包装一下,比较郑重地送出手,会让孩子觉得你对送礼物这件事、对他本人都很重视。有的孩子天天嚷着要爸爸妈妈“带礼物回来”,其实就是为了引起家长对他的重视。
送礼的方法
好建议1:圣诞夜,在孩子睡着后,把东西一样样地包好,有的可以扎上绸带,然后摆到她醒来后一眼能看到的地方。到了早上,礼物一样样打开,充满悬念、谜底终于揭开、惊喜连连……
好建议2:三四岁的孩子特别喜欢捉迷藏,可以把送礼物设计成一场寻宝游戏,培养他的方位感和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专家说理: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长”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换一种送法
好建议1:孩子生日或是重大节日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他和他幼儿园里的小伙伴们一人准备一份小礼物,哪怕是一块饼干,也是一份心意。
好建议2:爸爸妈妈给孩子送礼物的同时,也要求孩子给爸爸妈妈送一份礼物,最好是他自己动手做的,比如一幅画就行。
专家说理:借助礼物能很好地建立起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应当是双向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爱,也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而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正处于人际建立的初期,通过送礼物树立“分享”的概念,将帮助他们长大后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该说什么话
好说法1:“瞧,这就是给你的礼物!妈妈爱你,爸爸也爱你!”
好说法2:“你已经连续3个星期得到‘大红花’了,这段时间在幼儿园的表现真应该奖励一下!”
坏说法1:“这个东西很贵的哦,你玩起来要当心,千万不要搞坏!”
坏说法2:“礼物已经给你买好了,但现在不能拿出来。你今天晚饭吃得乖就给你,不乖就甭想得到!”
坏说法3:“你这次考得不错,应该得到礼物。不过下次要考得更好,会有更棒的礼物!”
专家说理:家长千万不能以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礼物承载的是对孩子的爱,爱的程度怎么能同商业价值划等号?
把礼物作为对孩子表现好的奖励是可以的,但只能奖励他过去的表现,不能用来奖励预期。很多家长习惯用礼物来吊孩子胃口,例如“你下次考到第几名就带你去迪士尼”,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把礼物降格为“代币”,会让孩子逐渐对礼物失去兴趣,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