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家庭教育

如何让孩子走出失利的阴影?

  问题: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经历挫折与逆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许多不顺心的事情,怎样帮助孩子尽快地走出失利的阴影呢?是“挫折教育法”好,还是“欣赏教育法”好呢?

  方法A: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注意力转移得很快,不高兴一会儿就过去了,用不着大惊小怪。

  方法B:有的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卷子时,不断地训斥孩子。

  方法C:马戏团的小象出生后,工作人员便用一根细铁链把它拴起来。活泼好动的小象渴望自由,经常想挣断这根铁链,随意地活动。但事与愿违,每次都是挣得腿都疼了,而铁链依然如故。渐渐地,小象习惯了这根铁链,在它心目中形成这样一个概念:这根铁链是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挣断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

  多少年过去了,昔日的小象已长成了庞然大物,力大无比,但那根细铁链仍然限制着它的自由。此时的它如果想挣断这根铁链,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它从来都没有这样想过。对它而言,那根细铁链就应该这样存在,其圈定的范围就是世界的全部。这个强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了它的记忆之中。一代又一代,马戏团的大象、小象们就被一根有形的小铁链和无形的“大铁链”拴着,活动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我给企业员工讲课时经常提到、被诸多报刊多次引用的:

  一个年轻人晚上开车行驶在一条偏僻的公路上,轮胎爆了。年轻人一边嘟囔着“真倒霉”,一边下车取出备用轮胎准备换上。这时却发现车上竟然没有千斤顶!这可怎么办?年轻人心情沮丧到了极点,这条偏僻的公路半天都不会过一辆车,他四下瞭望,终于发现远处有间房子亮着灯,于是就想走过去借千斤顶。

  在这段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

  沿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他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他妈的,你那破千斤顶有什么了不起。”此言一出,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了个神经病,“砰”的一声就把门给关住了。

  这两个故事,说的是两种常见的“失败型”思维模式。我给它们定义为“失败记忆型”和“失败假设型”。

  像马戏团的大象们一样,有许多人把过去的失败牢牢地刻在记忆中,迫使自己生活在以往失败给自己定义的世界范围之内,而再也不去做新的尝试。他们看不到力量对比及形势的变化,以为过去办不到的事情,今天同样也办不到,只能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其实有许多人身陷其中而不知自拔。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相信很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放弃了。大家可能理所当然地告诉自己,过去的失败已经说明了自己的不行,心安理得地回到了铁链所圈定的范围之内。我们没有意识到:就在与失败不断的斗争过程中,自己已经积累了战胜失败的力量,所欠缺的只是再来一次的尝试与努力。

  再来说第二个故事中年轻人所表现的失败假设。凡事要往好的方向努力,要做最坏的准备,这句话没有错,错的是有些人总爱过多地往坏的方面去想。经过不断的自我否定,他们实际上早已对做成事情失去了信心。这样不行吧,万一怎样怎样……丧失信心的结果是事情十有八九会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然后还说:“看,我早就说过不行吧?”甚至在潜意识里多多少少还有些希望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念头。抱着这些强烈的自我暗示,能成功才怪哩。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挫折,总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孩子虽然小,或许谈不上什么成败,可也有他们自己的天空,一片挫折的乌云也能在他们心里投下长久的阴影。有的人提倡“挫折教育法”,也有人主张“欣赏教育法”,各有侧重,或许都有道理。但是我想,虽然挫折能够使人变得坚强,也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没有人愿意遭受挫折和失败,受到更多的欣赏和鼓励,总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和积极。

  如果一个人沉浸在挫折的痛苦之中,他就很难再集中精力、鼓起斗志来想一想自己下一步如何努力,最后如何成功。一个拳击运动员说:“当你的左眼被打伤时,右眼还得睁得大大的,这样才能够看清敌人,也才能够有机会还手。如果右眼同时闭上,那么不但右眼也要挨拳,恐怕命都难保!”拳击就是这样,即使面对对手无比强劲的攻击,你绝不能闭上眼睛,否则你一定会失败得更惨。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这是大哲学家尼采的话。已经受苦了,为什么还要被剥夺悲观的权利呢?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想再受苦,那就必须要克服困难,悲伤和哭泣只能加重伤痛而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所以不但不能悲观,而且要比别人更积极。在冰天雪地中历险的人都知道,凡是在途中说:“我撑不下去了,让我躺下来喘口气”的同伴,很快就会死亡,因为当他不再走、不再动时,他的体温就会迅速地降低,跟着很快就会被冻死。同样,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失去了跌倒以后再爬起来的勇气,我们就只能得到彻底的失败。

  其实,经历的挫折越多,我们就越接近成功。当年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实验了很多种用来做灯丝的材料都不成功。有人安慰爱迪生说:“失败了那么多次,算了吧。”爱迪生说:“不是你说的那么回事,我已经成功地证明了那些材料不行,我很快就会找到合适的材料了。”后来,爱迪生找到了做灯丝的材料,发明了电灯。

  每一次的挫折,都可以看做一个证伪的过程。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在排除了众多错误的道路后,剩下的不就是正确的道路了吗?问题是,在这个时候,很多人放弃了。

  运动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生理极限,这个概念同样可以用到成功学上。当困难看起来难以克服时,放弃似乎是最容易摆脱困境的出路。尤其是在面临突破、上一个平台的时刻,往往会感觉到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这个时候是考验我们承受能力的时候,只要再咬牙坚持一下,胜利就是你的。在生活中,很多人失败了,不是因为他们缺少知识和才能,而是因为他们放弃了。成功并不遥远,只不过你的耐性差了一点点。成功者可能仅仅比我们这些失败者多忍耐了几分钟,他们就成功了。

  我总是鼓励女儿去尝试: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去尝试。只要我们还在努力,就没有最终的失败;即使失败,也没有关系,世界上总有我们不太擅长的领域,我们每个人的状态也都有低迷的时候,找出原因改正就是了,千万不要在心里长久地留下阴影和挫折感。

  就在我写这篇文字的前一天,女儿拿回一张语文测试卷子,83.5分。女儿垂头丧气地说:“丢死人了。这是我上学以来第二次考80多分。”

  我笑了,说:“你真了不起,能记得这么清楚。来,让爸爸看看,是不会还是粗心啊?”

  女儿说:“阅读理解错了好多,还有两个字写错了,真冤枉。”

  “没有关系啊,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好,考试的目的就是要找出问题,分数并没有那么重要,你不用太在意。你看,卷面很整齐,老师前几天不是还表扬你的字迹工整吗?‘身’字这个长横写出了头?哟,你不说,我都不注意,原来这个长横不能出头啊,幸好老师发现了,要不咱不得错一辈子啊,连爸爸都跟着你沾光改过来了。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你概括得不太好,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讲完了这张卷子,我又问女儿:“你还记得上次考80多分的时候啊?我怎么没有印象。以后不要管这些分数,有时候分数高也并不代表就全会了,说不定正好考的都是你会的内容,没有涉及你没有掌握好的内容。一次两次的分数低也没有关系,发现问题是好事啊。”

  总之,几乎在各个方面,我们对女儿都是以鼓励、表扬、欣赏为主,她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获得了及时的肯定,从来没有说过“你不行”之类的话,即使批评她,也是把道理和原因都讲清楚了,而不是简单地训斥一通。对于她一时做不好的事情,我就拿那个小象和借千斤顶的故事来鼓励她,让她知道:今天做不好的事情,只要经过努力学习,明天就可以做好,关键是千万不要自己否定自己。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