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心理行为语言

拔掉孩子嫉妒这根刺(图)

  “宝宝,你再不吃这口饭,我就把它送给隔壁的毛毛了。”果然,孩子把这口饭吃了。

  “宝宝,你要是不跟妈妈走,妈妈就做露露的妈妈了,不做你的妈妈了。”果然,孩子赶紧跟着妈妈走了。

  当家长在得意这一招儿很管用的时候,是否想到自己可能助长了孩子的嫉妒心理?是否想到嫉妒会给孩子带来焦躁不安和不快?长期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可能使孩子习惯于把别人当作“假想敌人”,养成不喜欢接纳他人的不良习惯。

  人天生有嫉妒心理

  早教专家表示,善于接纳他人的孩子总是很快乐,不大跟别人闹别扭,可谓“利己利人”,而且长大了善于合作、热爱学习;而不喜欢接纳他人的孩子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嫉妒情绪和行为。因此,父母不能小看了培养孩子善于接纳他人的重要性。

  专家认为,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宝宝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情绪,两三岁的孩子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很复杂了。孩子会被嫉妒这根刺折腾得不高兴、不愉快,甚至担心害怕。例如老师说毛毛的画好看,不喜欢接纳他人的孩子就会想:“难道我的不好看吗?那好,现在我拿支笔在他的画上胡乱涂上几笔,还好看吗?到时候老师就会表扬我的画好看了!”结果,孩子与毛毛之间的冲突就发生了。

  教孩子学习别人优点

  父母的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特别是对婴幼儿来说。于是,有的父母一味地、夸张地表扬孩子,孩子做了什么不对的事,也把责任向别人身上推,孩子长期被这么哄着,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学习和承认别人的优点,变得不接纳和嫉妒别人。不少父母让孩子觉得别人的成功与自己无关,即使别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很吝惜自己的赞扬,这样很容易滋生嫉妒心理。

  例如,和小同伴进行比赛时,露露输了,妈妈如果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也行!”这样也许安慰了孩子,却是逃避现实的嫉妒言语。妈妈可以正面鼓励露露:“人家学会了,那我们经过学习也一定能行。”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