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心理行为语言

让孩子的自恋之花自在开放

  所有的生命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成长的。孩子的自恋与成年人的自恋不一样,他们的自恋不是自私自利的,而是生命的自我力量慢慢地朝外的一种发展。孩子的知觉也是先知道自己、自己的周边、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扩展到整个世界。孩子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关心别人是一种社会行为,因后天学习而来。

  父母一定要注意,当孩子主动关怀你时,你要给予积极的回应,让孩子觉得这种行为是获益的。以后孩子会在意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需求,让孩子觉得自己重要,觉得可以把握一切,有些骄傲的感觉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理促进。不能在孩子2岁以前给予他太多的规定,不让他这样或者那样,规定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充分地给予他自由,跟随着他,他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即便他做一些父母认为是危险的事,制止他不如小心地保护他,或者提前把危险的物品藏起来。比如,在插电板上安保护装置,桌子安上防撞器,让他在家自由活动,感觉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这种体验对他的自信是重要的,要在孩子自己如厕、穿衣、吃饭、行走方面给予及时的夸奖,夸奖孩子不能只靠语言,主要是母亲的拥抱、亲吻、愉悦、家庭美好的气氛。

  一个自信、自尊的孩子最终的心理发展动力是成为自己,持有良好的自我悦纳。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前半期的人缺少自恋发展的机会,他们在过度的社会认同需求中长大,从小就被父母、幼儿园老师及社会要求成为别人,成为别的榜样,没有人鼓励他们成为自己。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认同障碍,或者叫同一性危机,认为一个人早期家庭认同与社会认同不足会出现社会适应障碍、神经症等心理问题。如果孩子从小饥渴,没有安全感,也没有获得母亲很好的爱,那么自尊的需求就不会强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从小的生活与当时的社会息息相关,那个时候,“斗私批修”“大公无私”大行其道,所以自恋的感受孩子生下来就被剥夺了,小时候没有自爱、自尊、自恋的满足,结果是过分依赖社会评价,过分与人竞争,难以与人真心相待。他们的自恋满足是后自恋,到了五六十岁自信得不得了,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地上无双,胡乱地评价别人、批评社会,大有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成年人的自恋突显出自私的色彩,不像孩子的自恋那么天真无邪。打个比方,孩子的自恋是一朵花,也许是朵很小的花,但他很自在地开放着,迎着阳光毫不羞怯。成人的自恋是一朵怪异的花,只希望自己好,不希望别人强,不是最好的宁可不开放。经历过自恋满足的人性格上有三个特征:活得自在,不拿自己跟别人比较;坚持自己又乐于欣赏别人;自信,善良,关爱世界。

  自恋的感觉是一种对自我生命存在的美好满足,会慢慢扩展到对其他生命的态度与感受,因此成年后会善待生命,尊重别人。想想看,一个从没有体验过自我尊重的人怎么可能尊重别人,一个没有体验过自爱的人,又如何知道去爱他人。很多成人关爱别人,对别人无私付出,内心深处是为了觉得自己重要,或者通过认同别人来获得自我被认同感。

  如何来保护孩子的自恋,帮助孩子把幼稚的自恋发展成成熟的自恋呢?也有一些办法。一、绝不要胡乱夸奖孩子,“孩子是夸大的”这句话对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孩子是有效的,对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可能是有害的。孩子的自恋也会伴随着自我夸大,总觉得自己是最可爱的。因此需要在孩子的真实能力下给予孩子回应,让孩子慢慢找到自我能力的边界,这个过程需要父母在与孩子进行言语、行为、情绪等回复式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当然,不给予孩子及时的回应可能会让孩子找不到自己。二、不能过多替代孩子,需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更多的探索行为,父母陪伴他就可以,不要帮助他去完成。有些事情孩子多次尝试后做不到会选择放弃,这是一种自我欲望与自我约束之间的平衡,如果父母总帮他完成,孩子也许会出现做不到的事还执拗着非做不可,很好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情况。三、尊重孩子是与孩子时时互动中最好的态度,现在的孩子最在意被尊重,自尊是他最重要的心理发展动力。想想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对物欲、安全、爱的渴望已经是过去式,自尊才是当下最需要发展的。尊重孩子是在孩子的能力水平上去和孩子互动,不能处处显得父母能干,总纠正孩子,让孩子的自信得不到发展。父母如果真做到这几条,你的孩子一定是心理健康的。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