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婚姻迈入七年之痒?
12年来我国离婚率连续递增,80后结婚3年内四成申请离婚等,直指80后成离婚主力军。
但另一组数据表明,80后离婚率高的原因除了婚姻观变化,进入七年之痒或也是原因之一。2013年,网上流传过一张全国各地平均结婚年龄的地图,显示陕西人的平均结婚年龄是28.3岁。当年,我省婚姻登记系统一名工作人员曾证实,陕西平均结婚年龄为28岁左右。据此推算,1980年出生的“第一代80后”28岁结婚的话,今年正好迈入“七年之痒”。
2015年7月2日上午,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大门外,32岁的张红显得很焦虑。一周前她就和丈夫约定了这天办理离婚登记,时间已过去20分钟,丈夫才开车过来。
已无多余的话可说,在婚姻管理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征询俩人的意见后,迅速为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写有“结婚”字样的红色本本变成了印有“离婚”字样的本本,依旧是红色,意义已经不同。
6月25日,刘翔宣布性格不合快速离婚,引发社会对80后一代离婚率的关注,“实际上,并不是80后容易选择离婚,而是目前家庭对维护婚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安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华商报记者,过去,民政局婚姻管理部门经常有劝解一些家庭不离婚的成功案例,但这几年,这种情况鲜有发生,“人们像是变得很冷静,工作人员可能插不进去话,能够协议离婚的都不吵不闹了,只求快速办完手续走人,尤其是80后。”
丈夫对家庭不负责任促使她放弃婚姻
实际上,张红一年前就进入了身心俱疲的状态,那是从她发现丈夫和自己公司合作单位的一位女会计有染开始的。
张红和丈夫是大学同学。他们都来自陕北农村,大学毕业后,白手起家在西安创业,东拼西凑,以20万起家,先在自由市场批发服装,最终租了像样的写字楼,做起了服装代理公司。
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他们有了女儿,有了像样的车和三居室的大房子,张红甚至和丈夫谋划着,要把陕北农村的父母都接到西安,在南郊买一个大点的别墅,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但就在她和丈夫的事业一路向前时,婚姻却出了问题。
去年5月的一个深夜,张红半夜起夜,床头丈夫的手机突然进入一条短信,之前,张红不太关注丈夫的手机,这也是夫妻俩多年来的默契,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彼此信赖对方。但这次,张红随意扫了一眼短信,她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句,“老公,我睡不着,快来陪陪我。”刹那间,张红头晕目眩,她以为自己看错了,又仔细看了手机号码,显然,这个手机号码不是一个随便的号码。为了不惊扰孩子,张红忍住没叫醒丈夫,她愣是忍到天亮,送孩子去幼儿园才拨打了那个号码。电话响起,对方是个女的,声音听起来很年轻。
接下来的事情是张红怎么也都没想到。丈夫坦白自己的确有了外遇,且已有一年时间,对方是自己公司合作单位的一位女会计,才24岁,结婚后和丈夫关系一直很糟糕。她和张红的丈夫是开会时认识的,起初,只是聊聊自己的生活。后来,她爱上了张红的丈夫,接下来的事情到了无法掌控的地步,女会计很快离婚,做起了张红丈夫的“情人”。
事情暴露后,丈夫对张红说,他爱张红,是绝对不会离婚的,他会和女会计了断,希望张红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起初那几个月,张红每天晚上失眠,她和丈夫开始分床睡,为了孩子,她考虑了很多。她和丈夫情感基础很深,她能理解现在社会外界的诱惑不是时刻都能抵挡的,而离了婚未必就能找到更合适的。从内心讲,她愿意给丈夫和自己的婚姻一个机会,她只想看到丈夫做出一个决定,做出一个负责任的选择。
但事情并不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发生,女会计来找张红,说张红的丈夫爱的是她自己。而面对张红的质问,丈夫却否认说过。事情就这样一点点变得复杂,张红要离婚,丈夫打死也不肯。女会计那边撂出的话够狠,他要离开她,她就自杀。
“这真的是太滑稽了,”张红告诉华商报记者,她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故事,但现在,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她的生活中。每天,她看着丈夫一脸疲倦的样子,既心疼他又恨他,“有决心做出一些破事,却没能力收拾残局。”张红说,自己太累了,她决心退出这场纠缠。
今年4月初,她找来律师拟好离婚协议,可丈夫还是不肯。张红一句话也没解释,便和孩子搬出来住了。她说,她对丈夫外遇甚至可以原谅,但丈夫对家庭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促使她放弃婚姻的主要原因。
民政部7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比上年增长3.9%,12年来,我国离婚率连续递增。另外,80后成离婚主力,婚后3年申请离婚的超过40%。
都是独生子女都想成为婚姻的核心
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教授赵蕾告诉华商报记者,在她的婚姻家庭咨询个案中,80后家庭的离婚原因除了经济问题、性生活问题、第三者插足之外,“家庭有无共同的价值观是促成离婚的主要因素”。
赵蕾见过婚后离得最快的一对夫妻是婚后三个月离婚的,“为赡养老人的问题而离婚”。
29岁的王琦告诉记者,两月前,当他在离婚协议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他苦笑着告诉自己,“妈妈说对了,这段婚姻长久不了。”
王琦的婚姻维持了一年多。离婚的原因不是外遇,就连他自己也搞不懂,妻子婚后为什么能变成另外一个人,“不懂得顾忌家人的感受,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王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在他很小时离婚了,王琦一直和妈妈、姐姐生活。王琦是个开朗的男孩子,父母离婚并没有影响到他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市高新区一家IT公司做业务主管。
王琦和妻子是在一次同学会上认识的,她是王琦好朋友女友的朋友。初次见面,她温顺地坐在一群人当中,并不急于和大家交谈,王琦一下子就被她柔弱的样子吸引,她长得那么清秀,说话极是腼腆。
王琦是家族中唯一的男性,妈妈和姐姐都是爱他的,他从小就想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他一直预想,未来会有一位贤惠温良的妻子,会像他一样爱着妈妈和姐姐。
连王琦自己也弄不明白,当初他为什么会对她有那样强烈的感情。整个聚会中,王琦都在找话和她搭讪,聚会结束时,王琦主动留电话号码给她。恋爱时,王琦一直在关系中占据主导,而她,那么听他的话,让他时时觉得自己像个男子汉。而离婚时,王琦才“真正看清楚,我误把她的没主见、不善表达情感当做是她稳重的表现”。
一开始,母亲明显反对。母亲觉得,这个女孩子不怎么善于做家务,不太善于交流,她希望儿子找一位比较泼辣的媳妇。为了打消母亲的念头,王琦决定结婚。
婚后,王琦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在生孩子的问题上,他们之间有了冲突。她说还没有准备好要孩子。一次,在母亲面前,他们再次谈起这件事,并因此有了纠纷。
那之后,家庭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妻子很不愿意去王琦母亲家,也很不情愿叫王琦的母亲一声“妈妈”。事情后来愈演愈烈,原本性格就内向的妻子变得更不善于与王琦的家人交流。尤其是家庭聚会时,大家都顾着寒暄,唯有妻子自己拿着手机玩,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为此,他们发生了争吵。
他们开始分床睡。不过,最让王琦恼火的是,他们一有矛盾,妻子就往娘家跑。王琦常常被妻子的父母训话。直到发现妻子一直背着他服用避孕药时,王琦的心彻底凉了,他决定离婚。
西北政法大学婚姻法研究教授张伟认为,现在很多离婚家庭都忘记了婚姻的实质是“互惠互利、互谅、互让与包容”。家庭成员只顾及个人感受,只强调自我的做法会加剧婚姻的破裂。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方晓认为,80后闪离现象的高发,也与80后夫妻都是独生子女有关,因为两个人在自己原生家庭中都曾是核心,但在自己的婚姻中,两个人都想是核心,就会互不相让,互不迁就对方。
离婚要慎重离了并不代表就能幸福
西安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西安市共有9.1万多对新人结婚,有1.8万多对夫妻选择离婚,与2013年相比,显现出“结的少离的多”现象。
离婚的家庭是否都幸福?10年前离婚的70后唐颜告诉记者,离婚并不代表幸福和重获自由,“尤其是对有孩子的家庭,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
10年前,唐颜也是因为发现丈夫与外面的女人有染而赌气离婚的。她原以为自己可以一个人带着孩子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后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从离婚,唐颜就为儿子的问题操碎了心。儿子一点都不听话,到了青春期,“母子俩见面就像仇人,就差打架了。”唐颜后来找了两任男朋友,但没有一段超过两年的,因为儿子的问题,唐颜的脾气变得易怒,想到前夫,虽然背着她找别的女人,但对唐颜的坏脾气还是非常能忍。唐颜说,自己那时太年轻了,眼里不能容一点沙子,如果肯给前夫一次改过的机会,情形肯定会比现在好,“离婚还是慎重些好”。
分析当下离婚率飙升的原因,一些社会心理学人士认为,夫妻间没有学会沟通,因为沟通方式有问题而不断激化矛盾,也是导致现代家庭离婚的主要原因。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男女关于沟通的诉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女性需要倾诉来释放压力,而男性则需要暂时不谈事情来放松。所以女性常常会在不恰当的时机和男方倾诉,而男性则容易在不恰当的时机直接告诉对方解决方案。“要想提升沟通水平,并不一定要聊得更多,而是选择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来沟通,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需要学习的过程。”
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很多时候个人不再需要通过家庭得以生存,这使得情感需要变得比物质需要重要,但中国的教育中,情感教育却显得不那么被重视,这使得年轻的一代并不知道,沟通也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的。
当然,抛开心理学的角度,一些学者认为,当下中国社会也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警惕离婚现象。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孙向晨认为,中国自新文化运动开始,过分强调“个体主义”,认为家庭是束缚个体自由发展的核心思想不宜被单一、片面和过分放大。“一百年过去了,对独立自由个体的追求,我们还在路上,但颠覆‘家庭’伦理价值观却让我们饱受其害。”从传统文化发展失衡的角度,孙向晨以为,在中国,“个体”的张扬首先需要“家庭”的价值观念来加以平衡和制约,才不会出现自私自利、道德沦丧的情况。
可以说,在当下婚姻越来越呈现为选择度更为开阔的状况下,婚姻对更多的人来说,既是自由,更是责任。在国外的通识教育中,婚姻是必修的功课,显而易见,并不存在一帆风顺的婚姻,婚姻显然不是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婚姻更可能是学习,也更是一种认识和理解生活的态度。(因涉及个人隐私,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华商报记者 刘燕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