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X或O型腿是正常还是异常?
婴幼儿X或O型腿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还是异常?
近来很多家长在微博问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X或O型腿?并且发来照片问我怎么办?因为我没有检查孩子不能随便回答,在这里我做统一回答。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是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故此称为“膝内翻”。
“X”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外翻,指两足并立时,两侧膝关节碰在一起,而两足内踝无法靠拢。
引起“O”或“X”型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原因:
1, 先天遗传:如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症。
2, 代谢性疾病:如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引起骨骼的发育障碍,产生骨骼变形,下肢形成“O”或“X”型腿。最典型的就是婴幼儿的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3, 长期不良姿势和不良用力习惯造成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造成的,如过早让孩子站立或过早让孩子坐学步车;不正确的坐姿、蹲姿或者长期采用跪坐等。
4, 外伤和其它疾病导致“O”或“X”型腿。
在胎儿时期,由于胎儿越长越大,在子宫的活动空间相对会越来越小,因此正常胎位的胎儿在子宫内全身盘曲,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紧缩交叉于胸腹前。因为只有把自己的四肢蜷缩在一起呈椭圆形才能占据的空间最小,所以胎儿以尽可能小的体积来适应子宫的狭小空间。由于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的这种特殊姿势,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大多数都是“O”型腿,直至整个的婴儿阶段,医学上将这种下肢的弯曲称为生理性弯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学会走路的6个月内由于下肢承重全身的重量,所以在外观看起来“O”型腿更为严重,在1岁半左右达到高峰。随后因为受到生长发育、负重与姿势改变等因素等的影响直到3~4岁又逐渐发展成“X”腿,过了4岁又开始矫正,到了6~7岁已接近正常,要到10岁左右才比较稳定,大约有95%的X腿可在外观上恢复正常。四岁到七岁期间一直到青春期就保持正常的X腿现象,下肢大约有5到6度的角度。
因此根据这种情况,大多数婴幼儿看似“O”或“X”型腿,其实都是属于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家长大可不必担忧。
如果确实在佝偻病活动期时发现的双腿畸形,就需要正规地接受佝偻病系统的治疗。如果佝偻病已经发展到后遗症期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需要请小儿骨科医生来帮助处理了。
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出生后就需要正确补充维生素D,尤其对于秋冬天出生的孩子更为重要。避免让孩子过早站立或者行走,孩子没有学会爬之前不要让孩子过早玩学步车。养成孩子正确的坐姿、不要让孩子长期采取蹲姿或跪姿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张思莱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