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色胎记 如何分辨?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家宝宝是白白嫩嫩的,所以当发现宝宝身上出现了一些可疑的斑点时,他们会下意识地烦恼:这是胎记吗?需要去就医吗?其实,胎记种类有很多,应对方法也各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几种常见的胎记种类。
深粉色的鹳吻痕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自家宝宝身上出现了粉红色斑块,且一般分布在宝宝身体的中线附近,比如出现在宝宝的眼皮、鼻梁、下颚、前额、颈部、背部的皮肤上,那么这有可能是鹳吻痕,又被称为鲑鱼色斑。
这类粉红色斑块是最为常见的胎记种类之一,其实是因为宝宝皮肤表层过多的毛细血管堆积造成的,在他们哭闹、发热、洗澡后,血管就会充盈,斑块就会变得更红、更明显。不过不用担心,尽管有一小部分粉红色斑块可能会持续很久,但大部分都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变淡、消失,一般多于宝宝1岁半左右消失。
TIPS:“鹳吻痕”的由来
这个名字来自于神话故事,鹳是西方传说中的送子鸟,传说送子鸟落到谁家屋顶造巢,谁家就会喜得贵子,幸福美满。而在神话传说里,鹳是抓着婴儿的背部和颈部将其送来的,所以就把小宝宝颈背部及身上其他地方的粉红痕,称做“鹳吻痕”。如果粉色斑块出现在宝宝的面部部位,或者眼皮上,那么也可以被亲切地称为“天使之吻”。
淡蓝色的蒙古斑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宝宝身上有蓝色斑块,那么这可能是蒙古斑。这种胎记主要出现在宝宝腰部、臀部及背部,偶见腿部或肩部。蒙古斑含有大量色素,外观为蓝色、暗青色,大而扁平的斑点或斑块,类似于淤青,多为左右对称,且大多是单数,主要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者居多,边界多不明显。
蒙古斑出现较早,通常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发现,最初颜色会变深,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又开始逐渐变淡,有极少一部分斑块会伴随终身,但大部分斑块在宝宝2岁左右就开始变淡,4岁左右完全消失,皮肤恢复为正常颜色。
作为一种色素细胞堆积引起的皮肤颜色变化,蒙古斑在东方人中非常常见,没有临床意义,也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而且它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因此不需要特别治疗,耐心等待它自然消退即可。
棕色的牛奶咖啡斑
如果宝宝的身上出现了棕色的平坦斑点,且每一片的颜色相同,大小又十分均匀,边界清晰,按压后不会消失,那么这可能是牛奶咖啡斑。
牛奶咖啡斑可以分布在宝宝的全身,它的颜色可以是淡棕,也可以是棕褐色,可以小至数毫米,也可以大至数十厘米,可能出生时就有,也可以在生后几年才出现。作为一种良性的胎记,一般无需治疗。但如果数量过多,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黑色的先天性色素痣
先天性色素痣可出现在宝宝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上,多为小痣,大痣较少见。颜色从浅棕色到黑色不等,可长毛,往往和宝宝一同生长,不会消失。
先天性色素痣一般不用特别作治疗,但在罕见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严重质变,需要及时切除以免癌变。因此,对这些痣,爸爸妈妈要及时进行医学随访,让医生观察其有无颜色、大小和形态的变化,必要时可进行手术切除。如果出现边缘不规则、颜色改变、皮肤轻微隆起或变厚、体积增大、生长速度加快,要引起警惕,防止恶变为黑色素瘤。
发现宝宝有胎记,可以做些什么?
除了以上这几种胎记外,常见的还有草莓样血管瘤、海綿状血管瘤和皮肤葡萄酒色斑等等。由于胎记的种类较多,家长难以在家自行分辨其是恶性,还是良性?是会消失,还是会伴随宝宝一生?因此,当发现胎记后不要着急,建议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治疗上:
当察觉宝宝身上有胎记时,爸爸妈妈应该尽早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以了解胎记的性质和种类。不要无视,也不要自行诊断治疗,比如使用偏方,或者擅自抠破等等。
对于生长在暴露部位,可能日后会影响宝宝的外貌和心理状态的胎记,或者提示有异常病理情况,需要通过手术去除的胎记,爸爸妈妈要摆好心态,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寻找适合治疗的时机与方式,冷静地听取医生的评估、诊断和建议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根据胎记的类型、生长部位以及胎记大小的不同,会有相应的治疗手段,一定要搞清楚。此外,爸爸妈妈还要考虑清楚以宝宝目前的年龄和心理状态是否接受手术、术后的后续治疗需要多久等等。
在生活中:
宝宝身上的胎记要注意保湿,可多擦一些乳液;避免磕碰,若出现表浅伤口,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如果宝宝进行了相关的治疗和手术,则需严格遵循术后的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和日晒,并及时回诊。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要做到的就是学会观察,因为有些胎记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而有些胎记则需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因此要及时了解胎记的大小、数量和外观有无发生变化,并及时告知医生。比如发现下面几种可疑情况时,可能提示宝宝存在某种疾病,需要尽快就医。
●黑色或棕黑色胎记面积巨大,或在短时间快速增大、或颜色边缘不均匀;
●咖啡牛奶斑数量超过6个,可能提示有神经纤维瘤病;
●宝宝的口、鼻、眼等重要器官附近出现红色血管瘤;
●出现柔软、鼓起的紫红色或蓝紫色胎记;
●海绵样的血管瘤增生过快。
文/广州和睦家医院儿科 张亚停
--本文摘自《为了孩子》杂志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