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家庭教育

亲子交往以“礼”为先

  写在前面:有一本从德国引进的书,题目是《孩子是问路的客人》,作者把孩子比作客人,很新颖也很有智慧。如果父母能把孩子看成客人,估计很多隐性的伤害和冲突都会大大减少。亲子间的交往和互动会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存放差异和理想,这样,双方都会更好地成就自己。

  但是,中西社会的差异,可能导致国人不容易实践这样的观点。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特点是“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一般来说,最内层的圈往往是家里人,随着血缘等关系往外扩散。而西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团体格局”,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   

  因此,中国的家庭成员之间有天然的亲密,要把孩子当成客人会有困难。

  心理科学家刘明先生以“邀请”和“做客”为喻来谈亲子关系,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孩子心灵受伤的根本原因以及亲子教育的原则和要领。这是中国版的亲子“客”喻。

  孩子的邀请

  分享是人的天性。

  儿子每次拉着我跟他一起玩“打架”,我都筋疲力尽,所以,总是要想方设法推脱。现在想来,他倒真是内心充满力量。因为我在假想,如果是我邀请一个人来参加到我的世界中来,我不知道自己能接受别人多少次推脱和拒绝。我甚至在想,大概只要有一次被拒绝,我就不会再去邀请这个人了。如果我能够在被拒绝后发出第二次邀请,那一定是我特别爱这个人。

  事实上,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是买了新房,还是购了新车,总之有了任何好事,我们都希望能够邀请别人来跟自己一起分享,当然,在被邀来分享的人看来,这个事情的性质会有所不同,往往被定义为显摆。

  如果再考虑到我们有了痛苦时总是希望能够找人倾诉一下,似乎用显摆来定义就不太合适了。当然,这时我们也有一个词来定义,叫分担。

  无论是分担,还是显摆,都说明我们有一种倾向,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联系起来,或者说,我们特别高兴别人能够到我们的世界中来。

  当孩子一次次邀请你进入他的世界,你一次次地拒绝,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不再邀请你进入他的世界,反过来,即使你想主动进入他的世界,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你彻底伤透了他的心。

  我们能够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是当我们邀请别人进入自己世界的时候,别人总是欣然前来。别人的每一次拒绝,都是对我们存在价值的一次否定。如果是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总是拒绝来到我的世界,我就可能彻底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了。

  现在,你一定已经明白,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如何被我们一次次否定掉的,不管我们是以爱的名义,还是不爱的名义。你也一定明白了,我们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是如何被贬低和否定掉的。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不要轻易否定掉他自我成长过程中需要体验到的存在感,所以,当他邀请你去到他的世界的时候,你最好欣然前往。当然,这对你来说,可能有点困难。

  第一,你可能在应付日常生活和生存事件的过程中已经筋疲力尽;第二,你有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说,在你的“已知”系统中,你早已建立起关于各种事物价值的排行榜,你又总是按照这个排行榜中各种事物的重要性来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三,即使你愿意放弃自己的价值取向,你还是会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回到一个纯真无邪的状态,也就没有办法自由地去跟他分享他世界中的各种乐趣。

  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样被一次次拒绝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壁垒,这个壁垒保护我们不再受到因为邀请被拒绝而导致的伤害,同时也限制自己参与到别人的世界中去。这个堡垒越厚,我们就越是固步自封。

  所以说,不是我们不想爱孩子,而是我们没有爱的能力。只有当我们肯于走出自己阴暗封闭的自我堡垒,我们才真正拥有分享这个世界的能力。

  当然,从逻辑上讲,能够帮助我们打破自我堡垒的,是我们重新获得一种体验,这就是当我们邀请别人来到自己世界的时候,别人总是欣然前来。不过,说实话,这个可能性虽然存在,比如你可以恋爱,也可以寻找心理工作者提供专业帮助,但是,对多数人来说,这个可能性能实现的机会是很小的。

  那么,我们只能遵循“反者,道之动”的逻辑,这就是说,你想让别人走入你的世界分享你的五彩,那么,你先学会走入别人的世界分享他的五彩。你能主动地走入别人的世界,至少你已经把自己的壁垒拆除了。或许你有机会被别人看到并走入你的世界。

  当你有爱的能力时,你自然会到处播撒爱的种子。当你把这种子种进孩子心田,他将来自然收获丰满的人生。

  父母的做客之道

  如果说孩子成长过程中受到伤害,是因为他诚心邀请别人到自己的世界来做客却总是出问题,那么,作为家长在这个被邀请的过程中就有一个如何做客的问题。

  当我们邀请自己喜欢的人来做客,别人总是推脱或者拒绝,那自然会伤害我们的感情,久而久之,这个人就会被我们从自己的世界里彻底删除。

  当我们邀请自己喜欢的人来做客,可是客人来了之后表现出过度的热心,希望能帮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好。于是,总是给我们指出这里不合适,那里要调整,这种指手画脚的情形或多或少会让我们产生反感的心理。

  当我们邀请自己喜欢的人来做客,客人来了之后,一点也不注意主人的尊严,反客为主,把我们的家弄得一片狼藉,也会让我们心里很烦。

  当有人——哪怕是我们自己喜欢的人——总是不经邀请就来做客,则会让我们感觉难以应付。

  如果遇到那些极其粗鲁的人,总是破门而入,强行进入我们的家园,我们是无法容忍的,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只好加厚自己的房门(防门)。

  还有一些人,总是在我们家门口吵吵闹闹,或者疯狂厮打,那么我们也只好把门窗紧紧关闭。

  客人来了,我们一向都是很欢迎的;客人走了,我们也希望把自己的好东西送给客人。但是,客人从来不带礼物,却总是想方设法从我们这里带走一些东西,久而久之,他就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客人来了,总是带着礼物,又总是很体贴我们做主人的心情,按照主人的安排,和主人共度愉快时光,这样的客人最受欢迎。主人一定也会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客人分享,久而久之,即使客人有什么要求,主人也会尽力按照客人的要求帮他办到。

  总之,我们会真挚而热情的邀请别人来做客,但是,我们也会区别对待,总是在尊重我们的基础上帮助我们建设家园的,我们就特别欢迎他;总是不在意我们、不尊重我们或者总是给我们制造麻烦的,我们就不欢迎他。

  我们有这样的心理,是因为我们都从孩子那个时段长大。父母则如我们诚挚邀请并且准备真心对待的客人,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并学会对待别人的方式。

  做客之道,即是为人父母之道。

 

    心理科学家 刘明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