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坏习惯说再见”讲座网友提问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些书和这些观点,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的问题,最后我们还有一些时间,我想把这个时间留给我们现场的两位观众。
【观众1】谢谢老师们的分享,其实这里面的三位老师我都非常熟。都是在育儿方向指引我的人。我的问题是,这套书为什么标题都是负面的,里面都有一个“不”字?相反,副标题都很正能量。为什么不用副标题来当主标题呢?另外是,我在看这套书的时候我发现适读年龄是5-9岁,我的孩子两岁四个月,但是我在储备这些知识。刚才在翻《我不打小报告》这本书的时候,想到自己,我小时候就是这个人。但是之前一直没有弄明白,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但却被周围的小朋友疏远,直到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了一些原因。所以我想说的是,这套书不一定是给孩子看的,可能更适合父母看,在怀孕的时候就可以看,然后可以做提前预防。让孩子在打小报告之前,知道这个分寸了。在浪费之前,知道浪费不好。我觉得不用等到5-9岁那么大。
【孙莉莉】这个问题你要问责编。
【责编 杨晴】大家好,我是禹田文化的低幼编辑部的主编杨晴。我们书名正副标题的设置是出于一个顺时针的思维逻辑:先描述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然后紧跟一个强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禾】我补充一句,这个题目不是负,负负得正,是正。
【周晓音】对,是正能量。在看到这系列书之前,我有一个困惑,很多行为你不知道怎样去界定,分寸也不好把握,这套书把边界写得很清楚。
【观众2】我代一个妈妈来问,这个孩子今年四岁,之前在两岁的时候因为被反锁在屋子里受到了惊吓,之后,开始口吃。过了一段时间入园后,不口吃了。但是后来又开始口吃,反反复复到现在了。他的妈妈非常好奇孩子的口吃是因为那次事件造成的还是别的一些原因,还有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这是一个个例,我想上升到另一个问题:孩子在三岁前,他的安全感怎么建立更好?谢谢老师!
【陈禾】你前面说的那一段,是庸人自扰,根本没事情。那个门锁住,孩子不知道怎么开,开了就完了。孩子被吓到,安慰就好了。至于口吃,孩子在学语言的阶段,经常会反复出现这种情形,因为经常会有很多新词进来,在他应用的时候,他老是要尝试去用它,结果会造成思维和试用速度连接不上,结果就会显露出那种情形。每隔几个月重复一次是很正常的,到最后就正常了。你刚才提的那个安全感的问题,那个恐怕不是两分钟可以解决的,可能需要讲一整天。所以,我就简单地讲一句话解决:爱怎么样表达,怎样关注孩子,怎么样关心,怎样说话,这一连串的问题,能从正面去思考、去解决就没问题了。那么有些妈妈,因为好多都是新妈妈。没有经验,经常无助,所以奇招百出。这是因为我们的资讯不发达。香港有很多这样的咨询机构,这种私人机构会收你很多钱,但是给出的信息未必都是正确的。然后只好又从很多书上去学习,如果书说谎那就比较糟糕。比方说,我曾经回答过两个问题,然后就引起很多不满很多骂。第一个是打人的问题和是否一定要打回去。有人建议说最好就让孩子学武术,不打回去怎么行,将来胆小,没办法在社会生存。我告诉她,在社会上生活的最好的是那些特别宽容、随和的人,不是靠打出来的,打出来的最多有特殊表现,可以拍电影。没特殊表现的,就只能走入黑社会。是不是这样?所以不可靠。但是,我们有百分之八十的家长和社会人士,都喜欢起哄,都是主张一定要打。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我顺便带出来讲,就是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看电视。那么,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知道,所谓可以控制时间这句话是骗自己的,当问题来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控制不了的。那些上了网瘾的人会让自己陷入一团糟中,可能有一两个游戏玩得很精的可以成为游戏大王,被有关公司请去检测游戏。台湾就有一对兄弟是这样的。但是多数是没有路的,无路可走。为什么这样?玩电脑游戏、玩手机游戏的时候,、大脑神经系统是不动的,人们做出的反应是下意识的回应,所以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会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最后暴毙在网吧里。这个能力哪里来呢?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了。所以千万不要听信一些人说,电脑游戏跟手机游戏没关系,控制时间就行。其实一玩上瘾就控制不了了,那么,为什么许多政府要那么的推动这些游戏呢?这里面讲阴谋不太好听,就讲“阳谋”吧。一个非常人性化的阳谋,为什么很人性化,你想想,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受高等教育,都可以成才,因为什么呢?以前我们因为没钱所以不能读书,现在没钱可以有助学金、贷学金。创业,任何人都可以很快地得到资金,以前没有钱不能创业,现在很简单,可以融资。你想想,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成才,每个人都创业去了,谁做工人,谁朝九晚五。所以政府绞尽脑汁最后想了一招,就是让大家玩手机玩电脑游戏,你看看在公交车上,在地铁上,或者往常那些在走路低着头的人,你今天碰到他这样玩,你明天碰到他还是这样玩。他只要能玩,工作又能保持住,那份薪水够吃够喝,有地方住那就完了,是不是?这是一种很人性化的方式,叫留住我们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玩,不要让孩子玩不是你说了算,你能说了算的是你自己不玩,对不对?你不玩,对孩子才有说服力啊。你可以跟他讲,你看妈妈不玩,爸爸不玩。你不能说爸爸是大人可以玩,你不能玩。好,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是电视。电视是一种单向的传播媒体,我不关心说看多了眼睛会出问题、视力出问题,的确会这样。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视力出问题,你吃亏一点嘛,一生戴着眼镜。那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涉及思考能力。为什么会涉及思考能力呢?因为电视不会停下来等你思考。巧虎再好,它一个个过去,没有时间让你思考,你要追着它,对不对?所以在那种训练下的孩子不喜欢阅读,不会思考,所以就明白我为什么反对了。那么,电脑这种数码,电视这种媒介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使用呢?应该是十岁以后的事。有些人不负责任,天天给孩子看电视,消磨时间。也有因为家里是因为老人带孩子,所以没有办法,很无奈。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顺便带出来讲一下,就是有家长问孩子偷东西的问题。我顺便讲两句,然后你们去看那个书。第一,关于“偷”的概念不要乱下,我们家长很喜欢用偷,家里的东西孩子拿去用,怎么能用偷,顶多说,你不该这样拿。特别是讲“偷钱”,为什么“偷钱”呢?家长偷孩子的钱还少吗?那个压岁钱都到哪里去了。在中国,压岁钱是很多的,结果孩子也不懂得去查账,也不懂的追究。所以不能用偷这个字来说,这是一个负面的标签。我们应该跟孩子交流沟通,同时从正面跟他说。三岁以后,我们适当的给孩子一点钱,容许他每个星期用自己的钱给自己买一些自己想买的东西,哪怕是买垃圾食品。为什么?那么一点点钱,买不了太多。你适当的控制是可以的,但是你可以鼓励他储蓄。培养他怎么去用钱。不要斤斤计较,不准吃糖,太追求完美的孩子长不大。所以偶尔吃糖可以,偶尔吃点垃圾食品也没有大问题。那么,换句话说,这种情形,孩子的许多需求可以获得满足,我用一句话:让孩子有路可走,而双赢。你既然那个路走下去不行,你引导他思考摆出来还有几条路,然后选择一条更好的,那不就是双赢嘛?孩子是很可以被引导的。你用心的话,你会发现最后你的主张变成他认为是他的主张,结果他很高兴就去做,为什么会双赢,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么,偷东西也是因为该有的东西你没法让他满足,又没法让他理解为什么你不能提供,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我想啊,除了恶作剧之外,有些偷东西也不见得有多严重,因为他需要,他没有。那你要警觉如何让他该拥有的可以拥有。如果我没有办法给他提供,那么,我让他理解,趁机培养他、发展他的同理心。因为,可以理解他的感受,在这种对话中,常常要用上的技巧是什么呢?你说出他的需求,让他感觉到你很理解他,这就可以沟通。那么,另外一点呢,这套书是属于情绪智能方面的教材,所以它有一种非用不可的方法,就是——对话。所以,要采用对话的方式培养孩子学习内在对话。就是自己跟自己对话,那么,养成这种能力之后呢,很多问题他就在这个情形下,他就会去思考,他会选择最好的表达方式,最好的做法。好,就讲到这里。
【孙莉莉】谢谢陈老师!刚才陈老师讲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上周周四、周五去参加了一个“学习故事”的培训,“学习故事”这个概念可能是去年到今年在国内幼教界特别流行的一个词。是从新西兰那边传过来的。但是对我们做儿童观察的人来说,学习故事的技术并不难,就是记录孩子学习的行为,引起我对它的兴趣的点是它的基本观点:“我们都期待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勇敢、有好奇心、主动探究的人。其实这是不对的。”啊,我一听怎么会,我们认为对的它说不对。它说,“因为孩子本来就是一个正直、善良、勇敢、有好奇心、主动探究的人。我们要做的只是保持他们的这种状态就好了。”所以,如果我们的原定观点是孩子有百般不是,他们现在有各种不对,各种不好,等他们长大了成为“我”,他们就都好了。所以我们就一定把他引到我们的那个模子里。但是其实我们对照这套书回忆一下我们的现状或者我们的成长过程,其实我们对自己也不那么满意,我们也有很多不好,就像刚才那位家长说的,我可能看了这套书我才知道为什么我小时候那样或者我现在这样。就是,我们不是最对的,孩子不是最错的,我们不是在做儿童崇拜,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孩子天生就具有正直、善良、勇敢、有好奇心、主动探究的品质。我们要做的,是把他们最初的这种本性保持下去,这是我们成人最大的责任。这套书的作者琼·贝利一直在强调说: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我们要教会孩子对自己负责,让孩子成为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的人。这不仅是琼·贝利这套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想作为今天我们讨论的结尾。我们坚信孩子是一个正向的,积极主动的个体,他们在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他们自己最好的样子,而不是我们预定的某一个样子。他们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不是走到我们预定的那个模子才叫负责。如果我们都能从这个角度积极正向地去思考孩子的成长,可能我们就会少去很多的问题和麻烦。就像陈老师讲的,用对话的方式,不仅是外在的亲子对话,更是激发孩子在阅读中,在和家长的讨论中那种内在的对话,去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负责。那么这套书就尽到它最大的价值了。
最后,刚刚我们已经聊过了让孩子如何成为更出色的自己,如何进行亲子之间的合作和成长。大家都知道,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1天,近期当当童书和禹田文化等众多出版机构和社会各界正在举办亲子共读21天活动,在这里,我也把这个活动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在参与活动期间,通过这21天,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选一套好书,二人亲子共读,三周坚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也培养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