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低血糖风险更高
中国儿童糖尿病协作组成立,将建立中国儿童糖尿病临床标准
糖尿病已经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其中1型糖尿病住院患儿的人数还在逐年增加。然而,平均9.5%的糖化血糖水平却显示,我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日前,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在上海举行“中国儿童糖尿病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成立大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委、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教授指出,我国儿童糖尿病的挑战日趋严峻,只有全社会的互相协作才能实现儿童糖尿病的良好管理。
中国患儿糖化血红蛋白
指标不理想
据了解,目前全球约有440000儿童患有糖尿病,每年新诊断的患者近70000例。目前我国还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但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儿童糖尿病患者数量已不容忽视,并且还在逐年被刷新。同时,儿童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亦呈增高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在儿童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调研及诊疗、教育、管理各个方面都有待提高。2007年西太平洋地区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9.5%,距离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国际青少年糖尿病学会(ISPAD)建议的良好控制水平(HbA1c<7.5%)差距很大。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使糖尿病患儿发生视网膜病变、肾病、外周神经病变、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合并症,严重危害他们的健康和正常成长。
儿童患糖尿病
各类风险更高
罗小平介绍,儿童糖尿病的管理与成年人不同,要充分考虑到儿童、青少年患者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如,儿童需要更长的夜间睡眠,而他们的进食和运动相对不规律,对低血糖的感知较差,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更高,这就需要选择更灵活、更安全的胰岛素方案,平衡好高血糖控制和减少低血糖的关系,实现“安全达标”。
另外,患儿在年纪小的时候依赖家长的护理,在学校需要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社会的接纳和支持。这些目前在我国还很欠缺,特别是社会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误区和对患儿的歧视,已经影响到他们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有些患儿担心在学校受到歧视,就隐瞒病情,甚至中午不打胰岛素,这对于血糖管理非常不利。所以,我国儿童糖尿病管理的挑战不仅仅在于选择适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而是如何通过持续的教育,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一种理解和宽容的氛围。”
罗小平认为,只有儿科内分泌医师、糖尿病专业护士、糖尿病教育工作者、营养师、受过儿童糖尿病培训的心理咨询专家以及患儿的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互相协作才能够实现儿童糖尿病的良好管理。协作组成立后,建立中国儿童糖尿病临床标准,培养儿童糖尿病的专业医护团队,完善儿童糖尿病的教育与管理体系将是当务之急。
1型糖尿病又被称作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较急,通常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病因是体内胰岛素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疗效。事实上,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理想,即使从儿童时期就被诊断为糖尿病,也不会影响寿命和正常生活。专家指出,如今,胰岛素历经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的更新换代,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已经可以为糖尿病患儿提供更理想的治疗手段。 (记者黎蘅)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