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伤要如何正确处理?
活泼好动的孩子难免受伤,当一些对成年人算不上什么的外伤出现在孩子身上,往往让父母感到手足无措。清创、止血、上药,还是要上医院处理?用水冲、用酒精还是用止血贴?即使是小伤口,处理起来一点都不轻松,更何况是大的创伤。而针对不同的伤口类型,处理办法也不尽相同。那么当孩子受伤,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擦伤
擦伤是宝宝摔倒后比较容易受到的伤害,但大部分仅仅是表皮受到损伤。那么家长自己处理就可以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普通外科主任王炜介绍,擦伤处如果在伤口面积不大而且不深,流血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干净的水先清洗伤口,如蒸馏水或者生理盐水等。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同时注意安抚孩子,等伤口自然结痂。
★什么情况下要到医院处理?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难以通过清水洗净的污物、泥沙等;伤口大而且深,难以止血;受伤的位置比较需要慎重处理,如面部等,以上几种情况,建议还是尽快到医院就医。王炜介绍,对于伤口较难自行处理的孩子,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根据受伤情况考虑是否要注射破伤风针剂。如果延误太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会增高,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尤其是关节部位,如留下疤痕有可能会影响关节功能。
割伤
切割伤都是被刀具、剪刀、玻璃或者是锋利的铁片划破皮肤造成的。如果伤口较深出现较大量的流血,王炜表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的伤口止血,首选压迫止血法,用手指或者手掌压住伤口,依靠压力组织血液流出,使伤口的血液凝固。如果手掌不干净或者伤口较大,也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较为干净的衣物压迫伤口,一般5-15分钟即可止血。止血后可涂上碘伏消毒。
★什么情况下要到医院处理?
伤口较深或长时,那就要考虑到是否伤到肌腱或者神经细胞,又或者是否需要缝合,以帮助伤口愈合。如果血流不止,要立即赶去医院,如失血过多可在途中用橡皮筋或者布带把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但扎紧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否则可能导致肢体坏死。如果是金属割伤,家长若不放心也可以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剂。但王炜提醒,造成割伤的器具生锈了或者比较肮脏,无论伤口深浅都应先到医院进行清创、注射破伤风针或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砸伤或夹伤
对于孩子来说,被倒地的东西砸伤又或者是被门缝夹伤都并不少见。家长应先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冷敷,减少内出血的情况。如果伤口出现流血,应该先止血并涂抹碘伏消毒伤口。但应该注意观察伤处的变化,看是否有继续肿胀或者疼痛不止的情况。
★什么情况下要到医院处理?
如果伤口肿胀不已,而且内部因充血呈紫色,很有可能出现骨折,应尽快到医院就医。王炜提醒,别仅仅依靠外观来判断孩子的伤情。对于较小的孩子来说,如果哭闹不止一直喊疼,也有可能是伤到骨头了,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烫伤
小面积的烫伤可立即冰敷,如没有冰块也可以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然后在伤口涂抹烧烫伤的药膏或者药油。专家提醒,尽量不要使用酱油、牙膏等涂抹受伤部位,不但不能帮助伤口复原,还可能引起感染。如出现水泡,应先把水泡破掉并吸出里面的水,再涂抹上碘伏消毒。
★什么情况下要到医院处理?
热水温度较高、烫伤面积较大,都应在冰敷的同时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淤伤
淤伤是因为受到撞击后,血液由皮下的血管溢出,短时间内在皮肤上的呈现。一般要采取冷敷,减缓皮下出血的情况并帮助消肿,但切勿立即揉按伤处。24小时后,淤青若没有扩散,则可以用温水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消散。
★什么情况下要到医院处理?
王炜表示,由于孩子的抗跌打能力较强,因此不容易出现骨折。但如果孩子摔倒或者撞到某些地方,而出现红肿不消,要考虑是否伤及骨头,应到医院进行检查。另外,如果孩子摔到脑部,家长应注意孩子是否出现眩晕、视物模糊甚至是呕吐的情况,如有则可能出现脑震荡,需尽快到医院观察治疗。
TIPS
家中必备的外伤处理物品
尽管孩子受伤难以避免,但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孩子的协调性往往是在打闹中形成,没必要为了减少孩子受伤的可能而禁止孩子玩闹。与此同时,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外伤处理的正确认识。“孩子受伤的情况复杂多样,且不可预测的,做好处理伤口的准备是每个家长的必备功课”——
1、碘伏: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等。消毒效果很好,可用于烧伤、冻伤、刀伤、擦伤、挫伤等一般外伤。而且与碘酒和酒精相比,碘伏由于不含酒精,因此引起的刺激疼痛较轻微,更适用于处理孩子的伤口。
2、无菌棉棒、棉球:无菌干净的棉棒方便用于处理伤口及蘸药水消毒伤口等。
3、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洗开放性伤口最好使用生理盐水,其次是蒸馏水等相对较干净的水,可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4、冰袋:每个家庭中都应该有预备好的冰块或者冰袋,不少外伤都需要用到冰敷。
5、防水透明创可贴:可贴在小伤口上,有助于止血和保持伤口干燥。
受访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王炜
文/羊城晚报记者 谢哲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