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常见疾病

“小糖人”更需关注心理健康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区 刘媛

  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目前青少年糖尿病主要有三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一直是青少年时期糖尿病的主要类型,而过去被认为只在成人中发生的2型糖尿病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一旦确诊为糖尿病,病人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来控制病情,对青少年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小糖人”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更不容忽视。

  “小糖人”容易有“心病”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现,往往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对疾病和自我的片面认知

  很多青少年患者因为没有接受过正确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疾病有着不合理的认知,可能会导致患者极端控制饮食和运动,过分关注血糖变化,进而对糖尿病产生过度的厌烦感、恐惧感、负罪感甚至自暴自弃。这也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的片面评价,出现自我效能感低、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正常”、“没有用”、“不可爱”、“没有未来”等等。

  2、情绪稳定性及调节能力差

  抑郁、焦虑以及恐惧是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有研究发现1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20%同时也患有抑郁症。因为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上会特别不“自由”,经常要克制自己的需求,而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对情绪的调节还不成熟,他们很难HOLD住自己,导致情绪不稳定情况出现。

  3、人际敏感与社交回避

  有糖尿病的孩子其实很懂事,他们能很敏锐地觉察到外界对他的看法,因此他们与人交往时会更谨慎和懂事。

  当然,这种敏感又是非常脆弱的,有些孩子会经不起或受不了偏见和负面的评价,也会表现为不怎么合群,朋友很少,甚至是回避与人深入的交往,如果不及时干预和处理还会发展为厌学、孤独甚至是敌对等行为问题。

  帮助“小糖人”健康成长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成长,不只要关注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心理健康。

  1、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缺失

  很多小患者在儿时发病,发病越早,越需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去应对身体的问题,所以相对减少或影响了心理发展的机会,导致心理发育不良,表现出自我评价低、负面情绪体验多以及自控能力过强或过弱的问题。

  2、青少年心身发展的一般规律

  青春期本来就是孩子心身发育不协调的时期,心理的成熟度没有及时追上身体的快速发育,使得孩子们容易更冲动、不协调。这些特点会在“小糖人”身上表现得更明显。

  3、家庭和谐度及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对糖尿病的看法和应对,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认识。很多家长对孩子或者过分保护、溺爱或干涉,这又可能成为孩子的不良情绪与问题源头。

  4、心理问题的生理因素

  糖尿病本身就会增加患者并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的风险,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这对于当事人来说等于是反复的创伤经历,反复检测血糖、严格自控的生活方式干预又容易让他们行为刻板化,甚至出现强迫倾向。

  5、心理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

  除了心理和生理的因素,很多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比如,社会上对糖尿病的偏见,糖尿病治疗带来的经济问题等等。

  因此,对于这个特殊人群的糖尿病患者的医疗干预绝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需要内分泌专科医生、心理医师、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力量,配合家庭成员一起,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张静娴 整理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