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自愿,兴奋
孩子遇到涉及自身智能强项的活动,会显得很主动,很自愿,无须别人强迫,用北京的土话说,就像“吃了蜜蜂屎似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王雪纯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小时候只要看见一张纸上有字,就有一种想把它读出来的冲动。显然,她的朗读是不需要家长、老师布置任务的。人在其智能强项中活动,精神状态会明显地与做其他事情不同,他会发自内心地兴奋、鼓舞,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老师们常常反映有些学生上课像霜打的小苗一样,下课铃一响,精神百倍。那是因为下课有他喜欢干的事情,说不定其中就有他的智能强项(比如运动)。有的孩子一看见小动物就走不动了,那种兴奋远远超出一般同学。小孩子多数喜欢动物,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如果某个孩子喜欢到了“病态”的程度,那可能就是他的智能强项了。人遇到属于智能强项的活动,会有不由自主的感觉。
所以,我们如果发现一个孩子干某种事情非常积极,拦也拦不住,那我们一定要研究一下他热心的这件事情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如此热心,而不要轻易骂他“就知道玩”。不过似乎也有相反的例子。郎朗钢琴弹得那么好,音乐智能乃他的智能强项是必定无疑的了,可是郎朗也曾发誓不再弹琴,弄得他父亲以自杀相威胁,他才勉强坚持下来。这岂不说明他弹琴是很被动、很不自愿的吗?这又怎么解释呢?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训练强度太大了,他无法承受,于是造反了,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讨厌弹钢琴这件事本身。再爱吃的东西,每天让你吃这一样,而且逼你越吃越多,谁也受不了。所幸郎朗父亲的逼迫尚未超出郎朗承受能力的极限,否则事情就会完全是另一种结果了。这是很冒险的事情,我劝家长不要盲目模仿郎朗的父亲。家长的盲目干预,既有可能迫使孩子在智能弱项上浪费时间,也有可能生生把孩子的智能强项给糟蹋了。有多少琴童为了反抗家长而一辈子不再弹琴了,有的甚至把自己的手指都剁掉了!其实,这其中有些孩子本来是有可能成为钢琴家的,此之谓“欲速则不达”。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如果我的孩子忽然声称他再也不弹琴了,我如何分辨他是一时的愤怒,还是他遇到了智能弱项呢?我想可以这样试一试。他实在不愿弹了,那好,咱们就停下来。如果他从此再不提弹琴的事了,那可能他确实不是这块料;如果过一段时间他忽然自己去弹一曲,那说明他可能还是喜欢这件事的,家长就可以找机会再鼓励鼓励他。总之,教育孩子不能急躁,不能用直线思维,要慢慢来,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这里我们要注意区分参与式的兴奋和观众式的兴奋。许多歌星的粉丝,听演唱会时往往会有近乎癫狂的状态,这未必与他们的智能有多大关系,可能只是发泄。而如果有些孩子听完音乐会自己不停地在那里唱,甚至自己也要参加比赛,或者写一写歌,那就可能与他的智能强项有关了。我们还要注意区分过程式的兴奋与结果式的兴奋。比如孩子喜欢小狗,但是照顾小狗并不耐心,把事情都推给别人,这就可见他在养狗的“过程”中得不到多少快乐,而只能在和狗玩的“结果”中享受快乐。这种孩子,你就不能说喜欢动物是他的智能特点,也不要以为他将来适合做动物饲养员、宠物医生或动物学家。
因为是自愿的,所以孩子在他的智能强项中活动,对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依赖较小,不大在意,因为他可以从活动本身中得到很多快乐。这时候的表扬甚至是多余的,煞风景的。那么反过来可以推断,如果孩子干一件什么事情,总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认可,否则就惘然若失,则可以怀疑,这并非他的智能强项。他在活动本身中得不到多少满足,只好靠外部表扬来补充心理能量。我见过不少小学生(女孩似乎比男孩多),靠家长教师的表扬做动力,把学习成绩搞得风生水起,然而到了中学,成绩就下来了。为什么?因为有些科目可能本不是他的智能强项,他对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少热情,一旦外部表扬的威力发挥到极限,需要内部动力支持的时候,他缺乏此种动力,就不行了。这就可见盲目相信什么“赏识教育”,有多么荒谬!盲目的赏识会掩盖真相,弄得家长和孩子以为眼前的考试分数就是他的实际智力结构和智力水平,结果是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还不如当初强项就让它强,弱项就让它弱,这样眼前或许不够风光,然而一旦有了自知之明,强项得以发扬,弱项也可以适当补救,最后算总账,反而能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免受大的挫折。这也告诉我们,盲目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节节上升”未必是对的。有时候,成绩下降若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智能真相,这种下降未必是坏事,这样的“失败”,反而更容易成为“成功之母”。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