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英文原版书要翻译吗?
一英一中念完3次,以后只念英文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这项中文的翻译工作,只需要做3次就好。换句话说,当你开始为孩子念一本新的英文故事书时,念一句英文,就翻译一句中文;可能第二天早上再读同一本书时,还是英文加翻译;或许隔一天又要读这本书时,还是有英文加翻译。但有翻译的情况经过3次以后,当你再一次拿起这本书要念给孩子听时,就不需要翻译了——完全只念英文就好。
翻译次数可以视孩子的反应增减
至于所谓的“3次”,也别死守着这个数字,可能是2次,也可能是4次。请父母以自己孩子的反应做调整。有可能孩子接触同一本书的前3次,每次间隔时间都较长,超过3天或4天,使得孩子一时之间无法熟悉这个故事,这样前5次都做翻译也没什么关系。
当你发现孩子听得津津有味,试试不动声色地将翻译抽掉,只念英文。如果孩子也未表示有何不妥,就是可以完全只念英文的时候了。
我猜想,同一个故事用不同的语言重复地念2次,即使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婆婆妈妈的事。所以,孩子对故事翻译的需求,其实是没有父母想象中的大。
根据我的经验,大约只有入门故事书需要做3次翻译;之后,随着孩子英文听力慢慢提升,就渐渐减为2次、1次;最后则是新的英文故事书一来,连1次翻译也不用,直接就念英文了。我大略记得,本书102页所列“我的私房英文书单”中,前3个阶段的书,在我第一次念给孩子听时,至少都有1次的中文翻译。
其实,起步阶段的书都很简单,1页只有两三句,经过前3次的翻译,孩子光看图,也知道故事的内容了,父母发声念出来的英文,会不会被孩子当成看故事书时的配乐呢?而歌听久了就会唱,不是吗?
也可以先试试不用翻译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只适用前3次”,没有任何学理根据,是我自己发明的简易方法。
当我开始帮第一个孩子念英文故事书时,其实她已经是略能听懂中文的8个月大娃儿。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个中文翻译的动作,会不会是翻译给自己听的?——是因为“妈妈怕”,妈妈怕孩子听不懂,好像翻译过后,孩子就知道故事了,妈妈就能比较理直气壮地继续念英文。
所以我会建议父母:对婴儿念英文故事书,根本不需要翻译——中文或是英文对他们有差别吗?倒是年纪较小的孩子,也可以先试试不要翻译,直接念英文就好。说不定光是这种不常在生活里听到的外国声音,就能吸引孩子呢。
还记得曾经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
汪老师你好:
神奇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其实之前就有你的私房英文书单,但是一直不敢力行。上星期听过你的课“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后,还是有点怕。后来终于鼓起勇气到图书馆借了一本英文故事书(不是你书单内的),自己先大概读了一遍后,就在睡前把女儿拉来说:“妈妈今天念一本特别的故事书给你听。”
我一边念(并没有做中文翻译),她就看着图,后来我忍不住问她:
“听不听得懂妈妈念的故事?”
她竟然说:“这是鬼故事哦!”没错,这是一本不太恐怖的鬼故事。
我没翻译中文,她只看图和听我念的音调,就知道那是一个鬼故事,真是太神奇了。我实在迫不及待,想赶快多买些英文故事书念给女儿听呢。
老师你说的没错,念故事书的重点不在于“方法”,而在于父母的“信心”。
这位妈妈的女儿已经5岁了。
进阶之后,翻译要力求清楚有趣
在我全心陪伴第一个孩子两年半之后,弟弟也来报到了。第二个孩子有更多机会,跟着姐姐一起听妈妈念故事书,所以他的一切学习总好像超出该有的年龄。102页“私房英文书单”上第一阶段的20多本书,他在1岁左右就已经听得滚瓜烂熟,而且从一开始就只念英文,没有中文翻译——因为配合姐姐的程度,每本书都早已过了前3次的中文翻译阶段。
说实在的,第一阶段的书因为文字少,父母翻页的速度也快,孩子光看图就目不暇接,因此书本很容易被接受。
可是,当故事书进入文字较多、内容较复杂的阶段时(书单第二阶段),每当我准备开始念一本新的英文故事书时,都还是抱着谨慎的态度来观察孩子的反应。因为故事加深、加难之后,如果翻译工作没做好,可能会让孩子因为听不懂而失去兴趣。一开始就让孩子对书本有先入为主的排斥感,之后必定要花父母更大的力气,来鼓励孩子接受它。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都会尽力将中文翻译的部分说得清楚而有趣,就好像不让孩子有一点机会,跟妈妈说:“我不想听这本故事书。”而我有一种直觉:“每本英文故事书只要能顺利地念完第一次,以后再念它就不是问题了。”事实上也果真如此。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