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应成为一种习惯
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尔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心理事件不过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而社会事件不过是心理事件的社会层面。”一旦社会上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因此,只要跟教育沾点边的热点事件,很容易成为引发大家热议的话题。而最近收视率不断攀升的《爸爸去哪儿》,自然就逃不过众人的评头论足。
这个节目应该算是一档相当不错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严格意义上说,其实是一部亲子类的纪录片。节目以五对父子的亲子旅行作为切入点,但更打动人心的却是当下很受关注的父亲教育这个热点。这个节目也带给我们一些教子启示。
做个好爸爸,需要好方法
透过真实的镜头,每一位爸爸的教养观念和教育方式都一览无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亮父子。张亮是五位爸爸中最年轻的爸爸,也是节目中出现的第一位搞不定孩子的爸爸。当他们第一天看房的时候,刚开始天天死活不肯去看那些既破又臭的老房子,貌似走投无路的爸爸,在关键时刻却灵光乍现,先教会儿子憋气,再把儿子抱着走。最早闹情绪的天天,在后来的表现却超乎想象,目前来看可以算是五个孩子中适应最快、表现最棒的。
作为爸爸的张亮,不仅厨艺好,而且教育孩子也比较有方法。当大部分爸爸都在对孩子采取说教的方式时,他却想了很多方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第二期节目中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游戏。
孩子在变,教育方式必须变
节目中的四位大陆爸爸,有两位是年龄超过四十岁的70后爸爸,另两位是三十多岁的80后爸爸。平均年龄相差大概在十岁左右,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童年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有很多不同。
从教育观念和方式来看,70后爸爸,更多还是传承上一代的观念和方式。而从80后爸爸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观念和方式已经有很大改变:70后爸爸显得更威严,教育方式相对比较简单;80后爸爸表现得更温和,教育方式相对比较灵活。
但孩子们的年龄却相差不大,都处于学龄前的阶段,成长环境比较相似。现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相对来说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家庭收入较高,可以得到更优质的养育;生活更加便捷,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他们的胆量更容易在频繁的锻炼中得到提升,他们的自信更容易在积极的体验中得到增强。
从节目中也可以看出,一些比较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已经对新生代的孩子们不管用了。因此,家长的教养观念就需要与时俱进,教育方式更需要推陈出新。
尊重孩子,应成为一种习惯
从台湾爸爸林志颖跟其他几位大陆爸爸的对比来看,我们或许可以观察到两岸的教育方式会有一些不同。比如,林志颖在跟孩子说话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蹲下去平视孩子,大陆的爸爸很多时候都是站着对孩子说话;当Kimi提出把死蜘蛛捡过来当玩具时,林志颖毫不犹豫地满足儿子的探究欲,而当Cindy提出想喝啤酒时,田亮却用一句“小孩子不可以喝啤酒”来遏制女儿的好奇心。
两岸的爸爸之所以出现出如此差异,我认为主要还是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虽然我们同属中华文化,但台湾社会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更早,同时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更好,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更趋多元化。在台湾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几乎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到餐厅就餐,当服务员每上一道菜,客人都会说声“谢谢”,服务员同样会很客气地回谢。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样,我们不能仅仅把“尊重”两个字挂在嘴上,而是需要体现在细节、落实到行动上,最终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教育孩子,爸爸不能缺位
从已经播出的几期节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爸爸平时应该都很忙,照顾和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其中也有爸爸坦承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爸爸。正是因为平时参与得太少,对孩子的了解不够,教育孩子的方法欠缺,所以有些爸爸在节目中就表现得手忙脚乱、有心无力。
由于很多爸爸的长期缺位以及因此导致的补偿心理,目前部分家庭已经出现“母亲父性化、父亲母性化”的趋势,很多妈妈不得不承担爸爸的角色。当妈妈把本该由爸爸承担的角色全部担当以后,爸爸出于补偿心理就会去寻找本该由妈妈担当的角色,最终导致父亲和母亲的角色颠倒。
这是一个需要呼唤爸爸归位的时代。爸爸不能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推给妈妈。教育孩子,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爸爸理应是主角,不是配角,更不能缺位。
好爸爸,是培养出来的
很多妈妈常常会苦恼,总觉得老公对孩子的事参与得太少。其实,爸爸不愿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妈妈平时给爸爸的支持和鼓励太少,没有让爸爸体会到跟孩子在一起的快乐。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爸爸们经常囧态百出,但是只要跟孩子在一起,他们收获的快乐和感动就难以言表。
育儿的快乐,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在生活点滴之中,只有我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感受得到,只有我们用心感受才能寻找得到。作为妈妈,要经常跟爸爸分享养育孩子的开心事,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他,让另一半逐渐受到感染。同时,还要主动创造机会让爸爸参与育儿,帮助他发现跟孩子在一起的欢乐,因为男人往往是后知后觉的。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