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咳就止咳?妈妈总是“好心办坏事”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黄柳一
进入10月,广州雨水减少,燥意甚浓,因秋燥引起的咳嗽愈发常见。加上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加大,不少孩子会因呼吸道感染引发咳嗽。咳嗽患儿剧增,广州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也进入“秋忙”季节。
一听到孩子咳嗽,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忧,害怕这一咳就是三四个礼拜,于是急忙给宝宝吃止咳药,希望在咳嗽初起时就将其“镇住”。但他们不知道,不当止咳反而帮倒忙,令孩子的咳嗽迁延不愈,甚至引起肺炎等严重后果。
不当止咳,令宝宝久咳难愈
“咳、咳、咳”,对于孩子咳嗽,妈妈们总是很紧张,第一反应就是在家庭药箱找出常备的止咳药给宝宝吃。“其实,这样做是‘好心办坏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柳一指出,咳嗽是人体一个自我保护的反应,咳嗽可以把气道里面的痰液或者吸入的有害物质排出来。
引起咳嗽的因素很多,如气味刺激(烟雾等)、异物刺激(呛咳)、感染细菌或病毒等。儿童秋燥咳嗽则主要因气候因素引起,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特殊的器官,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比较敏感,秋天干燥的空气容易损伤气道黏膜,并引发咳嗽。
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等疾病都可引起咳嗽。感冒引发的咳嗽多表现为咳嗽时带痰,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咳嗽不分白天黑夜;变异性咳嗽(哮喘)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常常伴有气喘,咳嗽时间长,晚上或活动后咳嗽加重。
黄柳一建议家长:“宝宝咳嗽时,先别急于喂止咳药,仔细观察。若咳嗽严重,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判断咳嗽的原因,对症治疗。如果盲目使用止咳药,往往会掩盖咳痰症状,导致痰液滞留在气道内,不仅耽误了治疗,还可能引起肺炎等更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感染性咳嗽,首先要排痰
咳嗽有干咳和湿咳之分——
1) 湿咳:有痰咳嗽,常见于感染后咳嗽、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2) 干咳:无痰或痰液较少,常见于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以及非感染性咳嗽(如过敏性咳嗽等)。干咳,往往是由环境或过敏等外界刺激而引起的。
黄柳一指出,多数儿童咳嗽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为有痰咳嗽,但小儿咳嗽反射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没有用药物帮助尽快把痰排出来,就只能依靠咳嗽来排痰,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咳嗽使呼吸道黏膜再次受刺激,从而分泌新的痰液;痰液的刺激,又令患儿咳嗽。如此反复,总也好不了。
此外,大量痰液积在呼吸道里,当细菌进去后,会附着在痰液上,这时痰液就成了很好的培养基,使细菌得以快速繁殖,导致继发感染。感染可能从上气道到支气管,再往下到肺,引起感染的扩散。所以,对于孩子的感染性咳嗽,首先要做的是祛痰,让痰液变得稀一些,使其易于排出,不给细菌繁殖的机会。
黄柳一说:“对于儿童(尤其是小婴儿)来说,镇咳药还有一个弊端,即止咳的同时会抑制呼吸。所以镇咳药在儿科是不推荐使用的,我们儿科医生以袪痰为主,让患儿的痰液变得稀一些,易于排出,不给细菌繁殖的机会,那么咳嗽才容易治愈。”
多吃润肺食物以防秋咳
《内经·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燥,上逆而咳”。要防秋燥引起的干咳,建议避免给宝宝吃煎炸热气的食物,多补充水分,多吃一些润肺祛燥的食物,梨、石榴、白萝卜、银耳、百合、甘蔗、橄榄、蜂蜜等可以润肺生津、清热降火。冰糖炖雪梨、银耳羹、百合莲子羹都是养肺止咳、清热润燥的滋养佳品,尤其适合秋季给孩子食用。
此外,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现在白天依然高温,但早晚已有凉意,建议带宝宝出门时多备一件小背心,以防宝宝着凉而引发感冒咳嗽。同时,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多开窗通气,使屋里的空气得以流通。
特别提醒
小儿咳药
谨慎应用
几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备有止咳药,而且很多家长喜欢购买含有多种成分的复方镇咳制剂,因为复方制剂能缓解多种症状,用途广,但若滥用一些含可待因、麻黄碱等成分的止咳药,会形成依赖。黄柳一提醒,从儿童用药安全角度来讲,应尽量选择成分单一的祛痰镇咳药物。
此外,很多广州人喜欢用中成药来给宝宝止咳,他们认为中成药没有任何副作用,其实这种认知是不科学的。咳嗽在中医看来分寒咳和热咳,其处理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用药不对症,结果适得其反,会加重咳嗽。比如,不少家长认为咳嗽是上火引起的,盲目给孩子服用清热类的药物,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黄柳一强调:“长期滥用中成药,甚至可能损害肝肾功能。因此,不管是用西药还是中成药来为宝宝止咳祛痰,家长们都要谨慎,最安全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文/羊城晚报记者 胡 菁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