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妈妈 > 艺术培养

弹琴也可以很快乐

  【故事】

  小鸿5岁左右开始学弹钢琴。开始练时,他的手指总是平平地摁下去,忘了立起来,老师在课上要一直提醒他,回家后练习时妈妈也连续纠正了他几次,他就有点烦躁,抱怨说:“我知道的呀,但弹的时候总会忘记!”

  妈妈觉得如果再这样单纯教和指正的话,会打击小鸿学琴的积极性。于是,妈妈查找了一些钢琴教学的资料,终于找到了教孩子弹琴手势的图片,上面画着可爱的小黑猫,妈妈就指着图片对小鸿说:“你看,手弓着,像小黑猫要跳起来的样子,小黑猫跳起来、落下来都很放松的!”小鸿被画面吸引了,模仿着小猫弓背“跳”了好多次,再到黑白琴键上“跳”,还主动要求妈妈“把这个弓背的小猫图像贴在钢琴旁边”,之后他就慢慢习惯了正确的手势。

  小鸿弹琴还有一个毛病,身体歪歪扭扭的,妈妈提醒他,他还很不高兴。妈妈想了想,拿出手机拍摄他弹琴的姿势。小鸿看到妈妈在拍他,他也想在镜头前面好好表现,就自觉地坐直了,后来他自己也发现,坐正时弹得比较好听。

  之后老师教小鸿左右手合练新曲,小鸿常常忘了换手,就频频弹错音,妈妈纠正他,他很不耐烦,大声说:“又要弹琴,又要看谱,换手很难,我还不会啊!”

  妈妈鼓励他:“刚学左右手合练是有点难,不过,妈妈相信你会慢慢掌握的,就像你开始弹琴时的手势,还有你的坐姿,不是都通过努力慢慢掌握了吗?”小鸿若有所思。

  妈妈和钢琴老师商量了一下,录下了老师的示范弹奏,每次在家练琴的时候,就先让小鸿跟着弹,一听到音不对马上可以停下来。妈妈还让小鸿在需要换手的地方自己画上记号。小鸿很喜欢唱歌,妈妈找了好几首小鸿很喜欢也会唱的曲子,这样他就能自己边弹边唱,一旦弹错马上就能发现,慢慢摸索着找回正确的音。妈妈在旁边给他全程录像,之后再和小鸿一起回看,小鸿看到自己弹走调的地方就哈哈大笑。

  妈妈还会对小鸿说:“妈妈今天好累,但是听你弹曲子心情就会好很多,你给妈妈弹一首《小星星》吧,让妈妈感觉一下躺在野营的帐篷里看星星的感觉。”小鸿很兴奋,马上给妈妈弹了,还让妈妈也为他弹一下,他也要感受一下“野外夜晚的天空”,母子俩叮叮咚咚地“玩”了好久。

  有一次,又到弹琴时间了,可是小鸿在玩象妈妈和小象的玩偶,不想弹琴。妈妈说:“他们从来都没听过你弹琴,你给他们安排一下座位吧,让他们看着你弹!”小鸿很开心,就把大象母子俩安排在“钢琴上”这个最佳位置。妈妈又说:“今天你要弹《两只小黑鸟》,我们可以把曲子改编一下,把小黑鸟改成大象 ,既然歌曲中还提到小黑鸟的名字,那我们也给大象取名字,妈妈叫Daisy,宝宝叫Ben,好吗?”小鸿反对,他想让象妈妈叫Coco,象宝宝叫Apple!妈妈当然同意了,这一天,小鸿弹得可开心了!不用妈妈督促,就自弹自唱来了五六遍……

  【积极教养分析】

  1.孩子学习新技能时有困难是正常的,一味严厉纠正会让孩子视若畏途。如果能借用符合孩子心理的生动形象来模拟,增加了趣味性,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弹钢琴的时候会要求孩子练手势和坐姿,这无疑是非常枯燥的,这时候如果家长(老师)过于严格要求,孩子生怕犯错,做起来就畏手畏脚的,让孩子恐惧的事怎么能让他坚持下去呢?

  日常的习惯养成是“自动化”的,新的习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生成,需要反复训练和强化才能最终“自动化”。如果能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来模拟正确的动作或习惯,孩子会更感兴趣。

  2.在合适情境下鼓励孩子多自我评价,孩子将减少抵触心理,也能增加孩子自我评估的能力。

  家长(老师)如果一直在旁边提醒,孩子会觉得烦。故事中的妈妈用了“录像”的方法,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表演”(一般来说,孩子对看自己的录像都很有兴趣,而孩子也会有想表现好一点的欲望),从而自我调整。

  其实父母一直在旁边纠正孩子的话,不仅父母自己累,孩子也会变得不会自我评估,而要依赖别人的反馈来确认自我。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学会自我评估,并且学会自己在需要注意或改正的地方“标注”,孩子的主动性自然会更强。

  3.学习过程中,孩子能获得反馈、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特别重要。

  小鸿一开始学习左右手合练的时候没有获得及时反馈,只是被妈妈纠正,他就感到很沮丧。妈妈后来调整了一下,增加了两种“反馈”:一是录下老师的示范弹奏,小鸿可以自己比较弹得对还是错;二是让小鸿练习自己熟悉的曲子,边弹边唱,就能够做到自我反馈和及时纠正。

  家长使用具体、描述性的语言也是对孩子的积极反馈,如故事中的妈妈说听小鸿弹《小星星》时像“躺在野营的帐篷里看星星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能带给妈妈惊奇和美好,这种成就感要比概要式的表扬——“弹得真棒”要好得多。

  4.在孩子学习遇挫时,要承认他的真实感受,鼓励他回顾过去的成功经历,从中获得动力去面对和迎接新的挑战。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时父母如果说:“你怎么会这样呢,隔壁的姐姐弹琴的时候都很开心呢!”或者说:“很快就弹好啦,等会你就可以很开心去玩啦!”这些“反馈”都不足取,前一种说法是否认他的感受,认为他不应该有这种感受,后一种说法是希望孩子烦躁的情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暗示了弹琴的确是一个让人厌烦的任务。孩子的真实感受都没有被接纳。

  故事中的妈妈先承认“刚学左右手合练是有点难”,既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同时也承认了他付出的努力(设想一下,如果小鸿听到的是“换手弹琴其实很简单”,他会有什么感受),之后妈妈再鼓励他:“妈妈相信你会慢慢掌握的,就像你开始弹琴时的手势,还有你的坐姿,不是都通过努力慢慢掌握了吗?”这样让孩子回顾切身经历,体会到练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但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练习就能有所提高,孩子会有动力去迎接挑战。

  5.满足孩子的自主需要,是培养内在动机的必要条件。

  如果要求孩子每天练习以巩固和提高技能(比如说弹钢琴这种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艺)是必不可少的,那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让孩子多些动力呢?我们可以在时间(饭前还是饭后)、和谁一起弹(自己或妈妈陪)、观众(如故事中的象妈妈和小象)、怎么弹(改编《两只小黑鸟》)等方面多给孩子些选择,他的自主性就越强,就越会把“学习”当做是自己的事情,而非被动接受的任务。

  以研究内在动机著称的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归属、自主和能力的内在心理需要,如果能满足他们这三方面的需要,孩子做事情就会有更强的内在动机,其中自主需要的满足是必要条件。

  对孩子有充分的接纳(包括承认他的情绪感受)能满足孩子的归属需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能力的进步能满足孩子的能力需要。要满足孩子的自主需要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控制(威逼或利诱)、社会比较(“和XX比……”)、最后期限(“最后再给你五分钟”)等手段。

  我曾经问过一位学生为什么她能从小一直坚持练琴,她说指导老师并不要求她们考级,在练习曲子中会告诉她们曲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作曲时的经历,让感受音乐的美好,在练习时也会不停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老师还常组织学不同乐器的小伙伴合作排练曲子,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演奏时乐器间的衔接和相互应和,直到流畅的团体演奏,大家都能体会到团体和自己一块成长的快乐,因此这个老师的学生最后都“愉快”地坚持了旁人看来很枯燥的乐器学习。这个老师的做法就满足了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归属、自主和胜任的内在需要,从内在动机开始,帮助孩子们爱上了乐器学习、爱上了音乐。文/刘建鸿 编辑/俞燕

 

    本文由新时代出版社授权摘自《为了孩子》杂志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