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控制体重产后更苗条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竟然有准妈妈误把怀孕当“长胖”,并使用药物减肥。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减肥药物或对大脑的饮食中枢造成一定抑制作用,或通过一些缓泻剂使多余的水分和脂肪排出体外,都可能造成营养不足,严重影响母体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导致胎儿营养不良,甚至可能对胎儿有副作用,造成胎儿的先天性疾病。
孕期拒绝减肥药
两周前,盼子心切的刘军和沈莉夫妇在孕检时确认了一个让他们兴奋不已的好消息:沈莉顺利怀上宝宝了,已经40天了。很多人都和沈莉说,怀孕后一定要给腹中的宝宝提供足够的养分,必须多吃高营养、高热量食品,加之沈莉原本就是个喜欢高热量美食的胖丫头,也没有明显的孕吐反应,这下像是得到了大赦令,许多油炸食品、甜食都被她请进了厨房。没想到,两周后去医院孕检的时候,被医生严厉“教育”了一番。
孕早期就应开始控制体重
“女性妊娠期间吃得越多、体重越重越好,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王琪教授告诉沈莉,临床发现,很多准妈妈在孕期有个误区,认为吃得越多越好,孩子越大越好,所以就使得自己处于一个高热量的饮食摄入,孕期的体重增加过多。
“我见过最多的孕妇在整个孕期增加了40多公斤,而孕期体重一旦增加超过了25公斤,就会有难产的倾向。如果在孕期能够很好地控制体重,使脂肪不过多地堆积,产后恢复体形就会容易得多,而且很可能恢复到比产前还要苗条的水平。”王琪教授说。
因此孕妇一定要严格控制孕期体重,保持或者恢复体形,不要等到产后才开始考虑。
肥胖孕妇妊娠危险多
据王琪教授介绍,一般来说,肥胖孕妇比一般孕妇患产科并发症的几率明显要高,例如妊娠高血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还会发展为子痫,给孕妇及胎儿造成严重危害。
此外,肥胖孕妇还可能并发糖尿病、静脉炎和肾炎等,不仅孕期并发症较多,而且难产和产后出血的情况也比较多。
因为身体脂肪蓄积,产道阻力增大,自然分娩时造成组织弹性减弱,因此容易出现宫缩乏力、大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
肥胖孕妇选择剖宫产,由于腹壁脂肪充盈,手术视野往往暴露不充分、胎儿取出困难。
孕早期坚持运动可增强体质
不过,准妈妈们也不必对体重过于敏感和紧张,广安门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吴向红介绍说,只要孕妇是正常的体重,那么每日三餐不需要加量,只要保证营养就可以了。
对于像沈莉一样孕前就体型偏胖的孕妇来说,在怀孕期间,控制体重的主要方法还是合理膳食加适量运动。不能以养育孩子为借口,对饮食不加以控制,否则被撑大的胃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正常的食量,产后减起重来也会越加艰难。
而孕期适当、适量的体育运动更将有益于整个妊娠过程,能减轻不适,尤其是在妊娠后期,孕妇的体重有很大增加,身体许多部位感到压力,同时平衡能力下降,使得做一些日常动作也受到限制。从怀早孕期开始锻炼能有效缓解这些情况。孕早期坚持运动还能增强体质,调节心理状况,改善睡眠质量,为分娩过程和产后的快速复原做好准备。
停掉孕妇奶粉增加晚间散步
经验之谈
为了控制体重、争取顺产,产后能做个苗条的辣妈,我听医生的话,这个月严格控制了饮食,增加了运动,一个月才长了1KG。具体做法是:我停掉了孕妇奶粉,饭量从原来的一餐3碗改成每餐1-2碗。每天吃的早餐:1个花卷+1杯牛奶,午餐:2碗玉米粥+2荤一素的菜,晚餐:两根玉米+2荤一素的菜。另外每晚和老公在小区花园里散步半个小时。结果这个月控制效果明显,医生表扬我了呢。
———准妈妈网友 Jenny
胖孕妇饮食及烹饪指南
●改变进餐顺序:先喝水→再喝汤→再吃青菜→最后才吃饭和肉类。一日三正餐一定要吃。
●每天少吃米饭、面、面包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少吃含脂肪高的蛋白质类食物。
●多吃蔬菜、豆制品、鱼类,喝豆浆、茶、水和不加糖的咖啡。
●肉类应去皮且不吃肥肉,只吃瘦肉部分。
●油炸食品先去油炸面皮后再吃。
●以茶、开水或不加糖的饮料及果汁,来取代含糖饮料。
●吃完东西立刻刷牙。
●睡前三个小时不进食。
●尽量用水煮、蒸、炖、凉拌、红烧、烤、烫、烩、卤的烹调方式。
●烹调时少加入糖、酒,少勾芡。
控制孕期体重具体方法
●写饮食日记:记录每天早、中、晚餐的饮食内容,反省自己是否吃进不该吃的东西。
●每天称体重:可不断提醒自己应该注意饮食内容,以免吃进过量食物。
●饮食过量时隔天节食:有时不小心贪吃,也不必过于自责,建议不妨减少第二天的饮食量,而且以吃清淡食物为宜。
●了解食物卡路里量:了解食物的卡路里量,从而控制热量的摄取。
●想着要为产后瘦身做准备:从怀孕开始,时时警愓自己,千万不要增肥过度,产后陷入减肥深渊中,对自己和宝宝都不好。
●戒掉垃圾零食:逛超市或菜场时,只买必需和计划中的食物,克制购买垃圾零食的冲动。
●老公帮忙把关:请老公每天确认准妈妈的体重数字,为老婆的体重严格把关。
●科学合理的膳食和运动计划: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在医生的指点下制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