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面试不必刻意 好习惯能加分
今年,市教委首次对民办小学和初中面谈时间作了统一规定,初中为5月16日、17日,小学为5月30日、31日。最近,这短短两天的“限期面谈”忙坏家长:为孩子面试赶场排期、做豪华简历报名、搜集“面谈宝典”。家长可谓动足脑筋,只为提高择校“命中率”。教育专家认为,择校不该成为负担,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证书更有用。
1、不看证书 看学习潜能
本市一所民办初中每年约有1400名学生报名,最终录取350人左右。校长介绍,《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是录取的第一道坎——按照全区统一要求,根据成长手册初选后,将有一半名额是通过电脑派位录取,剩余的名额约为170人左右,需要参加面谈。“筛选材料和面谈时,我们从不要求学生出具任何学科竞赛证明,”校长坦言,虽然家长报名时都会递交各类证书、奖章,但事实上老师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学科类竞赛奖项颇多,但是他们的学习潜力不足,竞赛得奖或学科上的突出表现只是一段时间“强化应试训练”的结果,后劲不足。
比起证书,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该校录取的一杆重要标尺。面谈时,面试老师会要求学生出示小学四五年级两年的《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其综合评定须达到“优”,并有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面试“附加项”,学校还会要求学生带上作文本一本,数学、英语作业本各一本。“这些作业本都必须有老师的批改。我们希望通过作业本,观察学生是否有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者手记】
“成长手册”成为学校考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这种“不看成绩看习惯”的形式,本意是剥去证书的“厚重外衣”,选拔出本色学生。但校长们也担心由此可能会导致“造假”事件的发生,因此希望小学老师不要出于“好意”,对学生成长记录册做过度“技术处理”,否则,初中学校在录取时将失去很重要的依据,学科竞赛证明或许又将变成不得不依赖的标准。
2、口头回答 靠平时积累
是否要背诗识字?是否写字朗诵?面谈到底要不要准备,成为家长关心的话题。据了解,和往年相比,今年大部分民办学校的面谈仍将以集体活动或游戏的方式进行。不少校长表示,面谈是做口头回答,无需特别准备,主要靠平时积累。各校会根据学校特色,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爱心与责任、领导协作能力等。
尚德实验学校小学部将准备两个“面谈”点:一间艺术活动室,一间体育活动室。面谈老师会先把几个学生同时带到体育活动室,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观察学生与同伴玩耍中表现出的沟通、合作能力。校长叶翡说:“毕竟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孩子是否适合寄宿生活,是否会和别人交往很重要。”之后,老师又会带学生到艺术活动室里,通过捏橡皮泥、画画或做小书签等活动,观察他们的动手能力。
民办进华中学校长陈国强说,学生要在面谈中呈现自己自然的一面,但也需要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比如表现出自信、勇于表达等。“同时,初中学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了解社会,也将成为我们关注的方面。”图书馆、实验室等学校设施将被引入到面谈当中。“比如,我们会制订一个主题,让学生去图书馆寻找一本合适的参考书籍。这就是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而且,老师也会在一旁观察学生收书、放书、查阅等习惯。”
【记者手记】
两天的“面谈限期”对家长来说意味着赶场忙,对很多热门学校来说意味着面谈时间过紧。陈国强认为,面谈本意就是减负,因此没必要搞得非常复杂,时间也不宜过长。过长过难的面谈,就像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他失去对这所学校的好感,产生畏惧心理,反而不利于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注意礼仪 细节少包办
一些老师们提醒家长,与其投大量精力为孩子准备“豪华版”简历,不如从小修正孩子的“小毛小病”,“细节分”说不定会成为最后面试成功的关键。有的孩子一边说话一边嚼口香糖,还有孩子坐没坐相,抖腿的,眼睛东张西望的,这些都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陈国强说:“仪表仪态是考察学生的标准之一。孩子应该有他的天性,天真活泼,但作为学生,是需要坐进课堂,要动得起来,也要静得下来。集中精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包办不如让孩子自己动手。一些老师发现,报班现场填写各种登记表时,家长总是冲在前头。“读初中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填写,不应该还由家长代劳。”
【记者手记】
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对升学面谈同样重要。一些校长认为,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礼仪细节,往往折射出他的学习习惯和家庭教育背景,也能反映出他是否具有发展的潜能。
相关链接
政策法规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日前召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会议重申,各校要按规定,采取电脑派位或面谈的方式招收新生,并在规定的日期内(初中5月16日、17 日,小学5月30日、31日)举行面谈。据规定,民办学校录取学生时不得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试,面谈内容不涉及学科文化知识,不得要求报名学生提供其他学科类竞赛、等级考试证书。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